云南麗江觀音峽景區(qū)位于麗江市東南17公里處的七河鄉(xiāng)占地1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融山水、湖泊、峽谷、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觀和納西村落、茶馬古街、民俗風情、宗教寺廟、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景區(qū),被譽為麗江第一景。
景區(qū)由黃龍譚和觀音峽兩大景點組成,二者由385米的隧道連接,有電動小火車載客運行。漫漫雄關邱塘道,悠悠茶馬滇藏情進入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茶馬古道,此為入口處。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它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可分為川藏、滇藏兩路。
東巴文是我國納西族使用過的一種文字,基本上屬于象形文字,相傳產生于1000多年前,而東巴教是我國納西族中信奉的一種宗教,信仰多神,巫師稱東巴,經書稱東巴經。圖騰是原始社會中人們以某種自然物的圖形作為本民族的保護神和標志。納西人的圖騰除獅虎外還有青蛙,這自然使人想到人類與神的傳說。
觀音峽景區(qū)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是歷史上茶馬古道滇藏線從麗江入藏的唯一關口和軍事要塞。過了木家橋就到了木家別院,這是當年木土司在此設的查稅所。木家別院全面體現(xiàn)了納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精美六合門、標準蜂窩墻的建筑風格。
觀音峽內,山峰林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沖天柱、古棧道、猴子洞、駱駝峰、唐僧像等十多個自然景點。渾然天成,形態(tài)自異,各不相同。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chuàng)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并按規(guī)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