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传承人陈志君:“龙船头”撑起民俗文化的精神信仰 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就有“以龙会友”的习俗,端午节“扒龙船”不仅是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更是人们探亲访友的重要仪式。龙头被尊为... 2022-06-02
  • 非遗学科新进展!冯骥才:正式启动教材编写 “我们现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就是‘非遗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教... 2022-04-29
  • 80后非遗传承人推动古琴走进大众视野 散声庄严恢弘如大地;泛声脆美轻清如天籁;按声委婉动人如人声……一个人,一把古琴,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 在2022年... 2022-04-15
  • 索南多杰:青藏高原上的传统文化守护人 记者见到索南多杰时,他正逐字逐句核对着今年将要出版的著作样书。这是一本有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娘唐卡的书籍,凝结了索南... 2022-04-13
  • 非遗传承人李兆梅:以针为笔 “绣”出日照韵味 鲁绣作为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日照刺绣正是鲁绣中的重要一员。李兆梅... 2022-03-29
  • 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在河南,在郑州,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 2022-03-22
  • 我为日照非遗代言|指尖上的传承——日照刺绣 一针一世界,一绣一繁华。鲁绣作为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日照刺绣正是鲁绣... 2022-03-17
  • 杨亚辉: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走得更远 大理古城洋人街附近,有一家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白族手工艺品小店,走进这间小店,仿佛就打开了杨亚辉精神世界的大门,... 2022-02-21
  • 非遗文化走进群众 看宝山这位手工艺人的“追梦记” 走进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的非遗竹编工作室,座椅上坐着一位气质沉静而内敛的女士,只见她双手左右翻飞,繁杂而又... 2022-02-28
  • 临潼男“绣娘”:一针一线绣“活”老虎 1月27日,屋外漫天雪花,屋内红红火火。在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的夏璐璐家里,虎头帽、虎头鞋、虎头马甲……到处摆满... 2022-01-30
  • 胶州村民崔传宝 淘来上万件民俗宝贝 自建博物馆 过去的时光无法留住,而过去生活中的物品,却终缄默地存在着,诉说着往昔岁月。当下“新农村”的号角嘹亮吹响,有些画面,也将随... 2022-02-20
  • 非遗传人戴德裕:用匠心和热爱 让文化跨越时空 或许是因为自幼跟着父母下放沭阳劳动十年的经历,南京仿古牙雕省级代表性非遗传人戴德裕的... 2022-01-11
  • 56岁农村大哥 一种手艺干了37年 不挣钱也愿意干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技术革新就一直不断地新老更替着,从钻木取火到电子打... 2022-01-07
  • 一双神奇手 满腔热心肠 两位特色店铺修理师的故事 对于修理行业的修理工来说,维修工作可能只是一种谋生的方式,然而对于集体而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业,正因为这一群体的存在,... 2022-01-05
  • 入冬以来 庄河市非遗传承人面塑王忙做属相灯 入冬以来,庄河市兰店乡磨石房村杏树房屯面塑传承人陈东柱和妻子正忙着做属相灯。只见陈东柱手里拿着一块染上红色的豆面,双...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