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人士,少年游歷天下,博覽名山大川。稍微年長些就接了父親的班,做了漢朝的太史令?!案F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就是司馬太公真實的人生寫照。后遭受酷刑宮刑忍辱負(fù)重,完成鴻篇巨著《史記》。
仗義執(zhí)言,得罪奸佞,獲罪下獄。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遣李廣的孫子李陵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李陵負(fù)責(zé)押運輜重。李陵率領(lǐng)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剑恍遗c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jīng)過八晝夜的戰(zhàn)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后援,結(jié)果彈盡糧絕無力再戰(zhàn),李陵為保全五千將士的生命,假意投降匈奴。剛開始漢武帝以為李陵戰(zhàn)死了,稱贊李陵作戰(zhàn)英勇。不久后 李陵兵敗投降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漢武帝本希望他能戰(zhàn)死,但聽說他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xiàn)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zé)李陵的罪過。漢武帝后來聽說李陵幫助匈奴要攻打漢朝,于是拿了李陵家人問罪,殺了李陵全家。
忠誠正直的司馬遷為李陵兵敗打抱不平,指出李陵之所以兵敗是因為兵力太弱,得不到李廣利的援助,不得已而投降匈奴的。司馬遷仗義執(zhí)言,但朝中奸佞小人為了掩蓋貳師將軍李廣利見死不救的過失而誣陷司馬遷,司馬遷也因此下了獄。
司馬遷下獄后,不久就被酷吏判了死刑。在漢代被判了死刑可以有種方式免死,第一種是交50萬錢的贖金可以免死;第二種是改死刑為宮刑,宮刑又稱腐刑,是僅次于死刑的酷刑。司馬遷雖然俸祿豐厚,但錢都花在了收集編寫史記的資料上了。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錢,親戚朋友這時也落井下石,怕得罪漢武帝不肯借錢給他。他想過自盡,但他還有未完成的使命,最后只能忍辱偷生,接受了宮刑。
挺過宮刑,活下來,留有用之身,勢必達成使命。
宮刑是古代一種閹割男子生殖器或破壞女子生殖機能的一種肉刑,又稱腐刑。其中,女子宮刑又叫幽閉。宮刑是一種古老的酷刑,起源于商周時期,這種酷刑在上古時代用于懲罰通奸的男女,帶有很強的侮辱性,后來適用范圍變廣。
實施這種酷刑非常殘忍,死亡率特別高,先要將人綁于柱上,雙手雙腳不能動,灌下蒲公英熬制的湯藥(有消炎功效)。用刑具拋開陰囊取出睪丸,也有割掉陰莖的,然后插入管狀工具(用于排尿),施刑完畢后要躺于干燥的地方,用燃燒過后的草木灰敷在傷口上,手腳綁住不能觸碰到傷口,防止傷口發(fā)炎而死。
犯人用完刑后,要防風(fēng)、防光照、同時還要注意保暖。施刑后三天內(nèi)有尿排出,說明挺過了危險期,但要在干燥的居室內(nèi)呆足百日,傷口才能恢復(fù),這百日相當(dāng)于去了趟鬼門關(guān),每日都是煎熬。司馬遷靠著頑強的意志和要完成《史記》的信念才挺過來的,他把余下人生都貢獻給了史學(xué)事業(yè)。
生不如死,忍辱負(fù)重,完成巨著。
司馬遷被迫選擇宮刑之前也掙扎過,多次想過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大多人寧可死,也不會選擇宮刑。宮刑又叫腐刑的原因,就是宮刑對人格侮辱性極強,對精神和肉體打擊極大,一旦實施了宮刑后就形同腐朽之木,所以才稱腐刑。司馬太公堂堂男兒,哪肯受這種侮辱,但怎奈自己編著《史記》的使命還沒達成,要留有用之身完成使命,所以只能接受宮刑忍辱偷生活下來,他是為完成鴻篇巨著而生的。
司馬遷歷經(jīng)14年,編寫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妒酚洝酚涊d了上至上古三皇五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代,共3000多年間的歷史事件。被后世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志者事竟成,司馬遷完成如此巨著,如此大的貢獻也不枉此身了。
司馬遷宮刑后,是否絕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如鴻毛。”司馬太公的價值就如同泰山,他以大格局,大魄力留有用之身,十四載如一日,忍辱偷生完成使命。
司馬遷,據(jù)史料記載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死不詳。司馬遷被實施宮刑的時間是公元前99年,那以出生最晚的年份算,司馬遷也至少36歲了。漢朝規(guī)定女子十三歲就可出嫁,司馬遷出生官宦世家,不超過十六歲應(yīng)該已經(jīng)結(jié)婚。
因此,司馬遷在遭受宮刑時早已經(jīng)有后代,司馬家是不可能絕后的。據(jù)史料考證,司馬遷育有兩子一女,女兒還嫁給了丞相。
司馬遷的一生是值得的,即使蒙受大難,也不改大志,窮盡一生,忍辱負(fù)重完成編撰《史記》之大業(yè),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