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见过这些脑洞大开的海报 不算了解柏林爱乐   今天不走寻常路,偏要打破你对古典乐的刻板印象。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经历过战... 2017-09-22
  • 【原创】揭秘:郁达夫为何甘愿当“房奴”      郁达夫杭州故居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提... 2017-09-21
  • 揭秘:细数中国古代出现过的“特种兵”   特种兵的出现始于二战时期,但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早已不乏“特种兵”的身影,如战国时期的铁鹰锐士、隋朝的燕云十八骑等等,... 2017-09-15
  • “康熙百科全书”绝无仅有 现百年前工匠名字   目前正在西湖畔的《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中展出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也是乾隆“文治”的体现... 2017-09-15
  •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小人国里有大世界   如果将一个宏观的世界微观化,将会有怎样奇妙的效果呢?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微观的世界会显得很可爱,很玲珑。在现实生活中最... 2017-09-14
  • 看艺术大师的儿童画 追寻最初的童真美   你能猜到这幅画是几岁小孩画的么?   3岁?5岁?7岁?其实,这并不是儿童创作的,而是来自艺术家米罗的《照镜子的女... 2017-09-14
  • 先睹为快:《千里江山图》有哪些生动的细节   先引述一段新闻:“今年9月份,故宫将在午门举办“青山绿水”主题展览,届时北宋名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将再次与公众见面... 2017-09-12
  • “骨刻文”比甲骨文更古老 专家有不同建议   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先生研究探索史前时期“骨刻文”,在学界引发一些争论与质疑。   考古学家何驽认为... 2017-09-12
  • 单霁翔上海演讲:故宫工匠精神与对当下的启示   9月10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上海以“古为今用:新时代中国家具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发表演讲,他说:“过... 2017-09-12
  • 婚姻的演变:一夫一妻制从何而来 会消失吗?   编者按:文化的变化过程是否如同达尔文式的演变?科学家们曾经提出反对,认为文化里不存在演变,因为文化不来自分散的粒子,... 2017-09-12
  • 【原创】李斯一生深谋远虑 为何最终晚节不保   作为“千古一帝”嬴政的左膀右臂,李斯在秦始皇一统六合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一开始的一个楚国小吏一步一步的走到了... 2017-09-11
  • 揭秘磨刀匠:一个慢慢消失的古老行业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磨刀这个行业的生意相当红火。庭院里、小巷中、街道上,到处充斥着“磨刀哇……”的吆喝声。记忆中,那... 2017-09-11
  • 从成都的“宽窄巷子” 看古镇的商业旅游模式   宽窄巷子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区,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自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 2017-09-10
  • 《从A到Z》出版:一本当代艺术的小词典   9月2日下午,“一好阅读”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题为“从‘前卫’(A)到‘时代精神’(Z)”的《从A到... 2017-09-11
  • 【原创】嵇康之死   嵇康之死,是文人之悲歌,也是不阿仕子之宿命。那些自命不凡的仕子,想着涤污扬德之事,却不敢身体力行;惟遁世避俗,本是明...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