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一名漁民在出海時捕撈到一只奇怪的“蝦”,“摸起來好像有鱗,很堅韌,像果凍一樣。除了體內(nèi)一顆橘色小圓球以外,看起來完全透明。”
專家解釋稱這種生物名叫樽海鞘,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呈膠狀,靠吸水在水中移動,以浮游生物為食。其透明狀形態(tài)可保護自己免受天敵傷害,畢竟在水中透明是很好的偽裝。
還記得《芝麻街》里那個備受孩子們喜歡的甜餅怪嗎?原來它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有原型的!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名攝影師在加勒比海有幸拍攝到這種叫做爐管海綿的海生生物。
凸出的眼睛,寬寬的大嘴,藍色的外表……這個古怪的生物像極了甜餅怪,但它可不喜歡吃餅干,而是以浮游生物為生。
當?shù)鼐用裨诿绹A盛頓州的海岸發(fā)現(xiàn)一些罕見海洋生物,該生物外形酷似水母,卻在一端長有綠色觸角與能夠收縮的肢體。
據(jù)報道,這種罕見生物呈凝膠狀,半透明,其一端并排長著觸角與能收縮彎曲的肢體。當?shù)貙<乙卜Q,首次發(fā)現(xiàn)這種奇怪的海洋生物,暫不清楚其名稱。
皇帶魚也被稱為鯡魚王或巨型皇帶魚,是在瑞典西海岸距離挪威邊境約140英里(約合225公里)處的一個小漁村發(fā)現(xiàn)的。海洋專家說,這是130年以來第一次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發(fā)現(xiàn)這么大的魚。據(jù)悉,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皇帶魚”最長可達40英尺長(約合12米)。
大王烏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之一,生活在深海,以魚類為食。它經(jīng)常要和潛入深海覓食的抹香鯨進行殊死搏斗,抹香鯨經(jīng)常被弄得傷痕累累,不過在抹香鯨的胃里曾發(fā)現(xiàn)過大王烏賊的殘骸。人們只能通過死亡或受傷后漂浮到海面或被海水沖到岸邊的那些大王烏賊了解到這類動物的一些信息。
2012年4月,38歲的Andy Logan在一次海洋垂釣中,創(chuàng)造了一項新的記錄,他釣上來一條重達222磅、長約為8英尺、寬約為6英尺的鰩魚。
雀尾螳螂蝦
印度尼西亞巴里島的水域是這種鮮為人知的生物——雀尾螳螂蝦的棲息地。本種蝦體色褐綠,身上布滿白色橫紋,胸前大螯鉤有很大的彈出力量,能在瞬間揮動它那棍子般的前螯砸向獵物。最新研究顯示,雀尾螳螂蝦的視覺有獨特之處:它能夠看到其他動物所無法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螳螂蝦具有第四種類型的視覺系統(tǒng),擁有能夠察覺圓偏振光的能力,通過這種視覺系統(tǒng)可秘密地進行交流溝通。
意大利面蟲
意大利面蟲也叫做扁蟄蟲和水母蟲,此蟲如其名,將觸須伸向四周捕獲食物。
硬鱗魚
這種魚分布于西大西洋――從加拿大與美國麻薩諸塞州到巴西。其身上與尾柄呈黑色,上面點綴有很多的白色小斑點。它們喜愛獨居或形成小群魚群,吃海底上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軟件動物、甲殼動物、海綿和蠕蟲,它們朋嘴巴里吹出水來,以顯露這些可口的獵物。
海蛞蝓
這種海蛞蝓彎曲著它們的身體來游泳,其身長可達15厘米。它們沒有貝殼,但其鮮艶的顏色可以警告其他動物它們是很危險的。這是因為它們常以腔腸動物為食,從而在皮膚內(nèi)儲存了許多來自獵物的刺細胞。當它們被其他動物吃掉后,刺細胞就會進入它們的體內(nèi),并引起刺痛。
沖繩磨蝦虎魚
蝦虎魚以浮游動物為食物,其攝食行為是由停棲點沖出,捕食后立即游回原點。它們是連續(xù)變性動物,可以在雄性和雌性之間來回變換。它們棲息于清澈的沿岸珊瑚礁區(qū),可分布到30米深。
袖扣海兔螺
一只袖扣海兔螺呆在大特克島水域中一只海扇上正在進食。這些食肉軟體動物在它們身后留下一道死珊瑚組織的醒目痕跡。其貝殼中型,殼厚,形狀由紡綞形到球狀,以腔腸動物為食。
豆丁海馬
豆丁海馬(侏儒海馬)因其迷你的體型而得名。它們一般具有鮮艶的體色,可以很好的隱藏于珊瑚之中。豆丁海馬大多生長于西太平洋一帶的珊瑚區(qū)內(nèi),成魚都不會超過2.5厘米。由于其體型極之細小,偽裝本能亦十分強,一般潛水員都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
2010年1月,我國臺灣海洋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一個新蟹種,看上去就像大草莓。這個甲殼類動物是在臺灣南部海岸發(fā)現(xiàn)的,外殼呈鮮紅色,還覆蓋著許多白色小圓點。
2012年6月,一名加拿大漁民在大西洋海域捕獲一只罕見藍色龍蝦,據(jù)稱,藍色龍蝦出現(xiàn)的概率為200萬分之一。據(jù)這位51歲的漁民稱,“我已經(jīng)從事龍蝦捕撈已經(jīng)33年了,正常的話每天能打撈3000只,捕獲到藍色龍蝦這還是首次?!睋?jù)悉,藍色龍蝦是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出現(xiàn)概率為200萬分之一。
在日本富山海邊經(jīng)??梢钥吹揭环N熒光閃閃的烏賊,因為其發(fā)光的特性,被稱作熒光烏賊(Watasenia scintillans)。這種烏賊通常7厘米長,發(fā)光部位位于觸手末端,一般棲息在富山灣海下三四百米深的海溝中。上百萬的熒光烏賊聚集在一起,可以把整個海灣照亮。
這只紅色的軟體動物生活在2000米的水下,它的外型像一個將要開的花蕾。不過這種動物的體長只有2厘米,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只透明的軟體動物,它身體中心部分略微顯現(xiàn)出紫紅色,這種動物生活在1200至1800米深的海洋里,體長在3至25厘米左右。
這只外形奇特的生物生活在400至3000米的海洋里,遠處看它像一串正在點燃的鞭炮。這種動物的體長大約為40厘米,目前科學家們還不能為它分類。
這只水生動物頭上長著兩個觸角,正面看很像一只鸚鵡的臉,它們生活在300至5000米的海洋里,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
這也是一種生活在300至5000米海洋里的動物。這種生物的身體顏色比較豐富,大部分體色呈現(xiàn)出熒光綠色、體長大約1.5米。這種生物在眼睛附近還長了紅色的類似耳朵的組織。
這種面容猙獰的魚生活在1000至4000米的海洋中,體長大約為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