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這一天,在彝族聚居的地方,無論你走到哪兒,都會被他們濃烈厚重的節(jié)日氣氛所包裹。大碗喝酒,大聲唱歌,大塊吃肉,大膽跳舞……,一個古老民族的熱情與豪放讓你躍入其中,樂而忘憂。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于今年的火把節(jié)(7月20日)走進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法脿鎮(zhèn),這里保存著彝族最為古樸厚始的虎文化,其以“老虎笙”為代表以及“豹子笙”和“大鑼笙”的文化傳承,被譽為彝族古儺儀的“珍存”和中國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清晨,第一抹陽光帶著彩云喚醒了“老虎笙”的發(fā)祥地——小麥地沖,這個村寨坐落于老虎山山腰凹處,海拔約2000米。
在祭師的帶領(lǐng)下,跳虎笙的男人們早早來到虎神石雕前,殺雞燒香,祭拜虎神。
沿著山嶺虎道,跳開山門,開始虎的舞蹈。
彝族自稱“羅羅”,即“虎族”?;⑽幕瘽B透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⒌奈璧?,展示彝人的生活。
先跳反映生產(chǎn)勞作的舞蹈,老虎犁田,老虎挖地,老虎施肥,老虎撒種,老虎栽秧、薅秧……,一招一式,真誠對待。
辛勤勞動換來生活的歡悅,老虎勾腳、老虎親嘴、老虎抱蛋、老虎擦屁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山嶺的躍動結(jié)束后,老虎們要把虎威、虎氣帶到人間。
穿過森林,威風(fēng)虎笙下山了。
到村里人家,驅(qū)除邪魔,讓吉祥幸福降臨。
到村邊的虎文化廣場,縱情歡躍。
“大鑼笙”敲震山寨。
鎮(zhèn)政府組織的虎文化節(jié),一屆比一屆熱鬧。
扮演小豹子的孩子們躍躍欲試。
女人們的舞蹈必不可少,領(lǐng)舞的“女神”神情莊重。
舞蹈后的大餐酣暢淋漓。大鍋煮出來的大塊豬肉、羊肉,配上自己種的菜,小鍋熬的酒,……。
當(dāng)太陽落下山嶺,火把點燃了。巨大的火把立在天地間,雄雄燃燒。照亮了夜空,溫暖了彝族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