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小時候才看到的場景,而如今在山西呂梁地區(qū)的農(nóng)村,還有這營生的活計--鐵匠。從攝影師拍攝的這組片子中,你能夠感受到的是那火熱的勞動場景、濃重的生活氣息和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老李是我老家的一位鐵匠,比我長十歲,在我的記憶里,他就在打鐵,后來一次事故,讓他失去了左腿,但是他依然靠打鐵,撐起了一家的生活。
多年的習(xí)慣,鐵拐已經(jīng)成了他的左腿,把鐵塊單手放在火里燒,已經(jīng)不是什么困難的事了。紅火的爐火苗,像老李的生活一樣旺……
現(xiàn)在打鐵已經(jīng)不用人工大錘敲打了,用上了電動氣錘,老李坐在自制的鐵椅子上,雙手夾住鐵鉗自如的轉(zhuǎn)動鐵塊,基本形狀一會就成型了。
火光映紅了老李的臉龐,雖然是冬天,站在火爐前依然炙熱,但在每一次火光的跳動里,都有他的希望在燃燒。
歲月的刀在老李的臉上刻下了艱苦的年輪,但老李依然笑對生活,他總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老李鍛造的是挖機上的鐵牙,需要開口,兒子趕緊過來幫忙,父子配合默契,在氣錘的大力壓打下,一會就開好了口。
口已經(jīng)開好了,老李還在認真的細細錘打,趁鐵塊還熱的時候好鍛造,這是個技術(shù)活,老李的神情還是很專注而凝重的。
今天的活兒完成了,老李站在自己的鐵匠鋪門前,向遠處眺往,日子就是這么一天一天的過來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老李的好日子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