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將動物神化,這要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人與動物接觸密切,動物在給人帶來威脅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益處,人們懷著復(fù)雜矛盾的心里,對一些動物產(chǎn)生了敬畏,將之神化崇拜。古代的東北常常被稱為蠻夷之地,人們也常用南茅北馬來形容南北方人信仰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在征服自然界的同時,有了不同動物圖騰。如北方中原皇帝部落的圖騰是龍,南方楚人的圖騰是鳳。南北統(tǒng)一后,龍遂稱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在東北一些動物被奉為民族的圖騰,而一些動物雖然沒有成為圖騰,也被人們神化敬畏。那么哪些動物在東北被人神化來頂禮膜拜呢,讓小編帶你們來看看吧!
1、狐貍
狐和貍本是兩種動物,只是人們叫習(xí)慣了而稱“狐貍”。關(guān)于狐貍的傳說亦正亦邪,聊齋故事里很多都是關(guān)于美麗善良的狐仙與凡人相戀的故事。在中國北方,特別在東北供奉“保家仙”,信奉狐仙,乞求狐仙保祐豐衣足食。同時流傳著狐仙下馬的說法“七竅全開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預(yù)測兇吉,除妖滅鬼”。這種說法還要從狐貍本身的特質(zhì)說起,狐貍的囊腺會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也就是人們常常聞到的狐貍“騷味”,這種味道對體質(zhì)差的人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一些影響,也就延伸出了這種迷信的說法。
2、黃鼬
民間有句諺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就是形容這種動物的。黃鼬俗稱黃鼠狼,也就是我們東北人常說的“黃皮子”。東北人為什么將黃鼬神化, 奉為保家仙中的黃大仙呢?一是由于黃鼬和狐貍一樣體態(tài)美麗和性情狡黠,而且東北的農(nóng)村流傳著黃皮子會邪術(shù),能控制人的精神說法,而這種說法長久以來又沒有得到科學(xué)的解釋,因此人們對“黃皮子”產(chǎn)生了敬畏。其實在黃鼬體內(nèi)有一種臭腺,在它遇到威脅時,就會釋放臭腺麻痹敵人。一但黃鼬發(fā)出的這種臭味被人聞到,就會影響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出現(xiàn)一些不正常的舉止。
3、蛇和蟒
蛇行動敏捷,行走更是千姿百態(tài),即使是體態(tài)龐大蟒也一樣“身手敏捷”,它們能蟄伏潛藏蛻皮變化。人們對蛇的崇拜,還要從遠古說起,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都是蛇身,蛇也常常被人們譽為龍的化身,民間有一種傳說,龍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砍斷了四腳,就有了蛇。所以我們經(jīng)常將屬蛇的人,說成屬“小龍”。神化傳說的白娘子也是修煉千年的白蛇。在東北人們供奉蛇為“柳仙”寓意求財、旺子、增桃花”。
4、刺猬
刺猬身形較小,全身帶刺,由于其獨特的外貌,令古人心生敬畏。春秋時就流傳著關(guān)于刺猬的神話傳說,刺猬位列“仙班”起源于薩滿教,薩滿教將其譽為所謂的神來祭拜。大明末期進入東北,成為東北保家仙中的“白仙”,對于白仙崇拜人們說法不一,但是大部分人將它作為進財防病的吉祥物。因此也有了中醫(yī)上將刺猬皮稱之為“仙人皮”的說法。
5、老鼠
人們常說“老鼠上街,人人喊打”,可見老鼠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么臭名昭著的動物又是怎么被人們神化,稱之為仙的呢?老鼠習(xí)慣在夜間行動,它們生命力極強,會打洞、上樹、爬山、涉水,蹤跡總是令人莫測,而在古代它常常給人帶來瘟疫,因此漢族民間認為老鼠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特別在東北將它奉為“灰仙”,將它譽為倉神、財神,祈求給家中帶來財寶、豐衣足食。
此外,東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還把某些動物奉為圖騰來崇拜。讓小編一起帶大家來看看吧!
6、熊
居住在東北邊境的鄂溫克族,他們將熊作為自己的民族的祖先,他們對熊的敬仰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有一獵人打獵時,被母熊抓住,并逼迫獵人與它成婚,獵人無奈與母熊共同生活了許多年,并有了一只小熊。但是獵人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于是乘機逃跑,母熊發(fā)現(xiàn)后,一直追趕,最后獵人乘著木排逃跑了,于是母熊一氣之下,將小熊撕成了兩半,一半拋向獵人,成了后來的鄂溫克族;一半留在身邊,成了后來的熊。”鄂溫克族生活在大山中,他們靠打獵為生,當(dāng)獵到熊后,便進行一系列的祭拜儀式,象征著對祖先的祭奠,以求得熊的原諒。鄂倫春與鄂溫克同源,他們也將熊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
7、鷹
海東青是獵鷹的一種,如今存活的海東青已經(jīng)非常稀少了。它與女真文化有著密切的淵源,女真族信奉薩滿教,薩滿教將禽鳥作為類母神薩滿的養(yǎng)育者。他們認為鳥禽可以通天,可以辨識季節(jié)、輔佐生產(chǎn),而且傳說洪水泛濫的時代,神鷹救了大地上僅剩的一個女兒,這就成為后來世界上第一個薩滿和人類的始母神。于是他們把神鷹當(dāng)做民族的恩人來供奉。生活在東北的古老的民族——赫哲族作為女真族一個部落的后裔,他們敬拜海東青,將海東青這種神鷹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
8、鶴
古人云“龜鶴齊齡”,因為鶴的壽命很長,而又與人們寄希望長壽的愿望契合。同時鶴還善鳴,聲可通天,于是成了通天的使者。特別是生活在東北的朝鮮族崇拜鶴,他們有著乘鶴飛仙的思想觀念。不但在朝鮮族的舞蹈中都融匯著鶴的舞步,就連朝鮮族新郎的禮服上都秀有“雙鶴飛舞”的圖案,寓意比翼雙飛。他們認為“鶴不能食”,有著崇拜仙鶴的古老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