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垂危之際,如何用一句話使刺客顯露原型;左右為難之時,如何說一句話,既給他人留足面子,又保全自己身家性命;半夜三更,如何憑一句話見到想要見的人,做成想要做的事?這就是一句話彰顯出的大智慧。
一、只有將我五馬分尸
齊王聞報蘇秦遇刺后,當(dāng)即前去看望。
為揪出刺客,蘇秦對齊王說了一句話,就死了。
齊王立即召見群臣,恨恨地說:“我方才聽探子稟報,原來蘇秦是燕國派來顛覆我國的奸細。只有要將他五馬分尸,才解心頭之恨!”當(dāng)即命令把蘇秦的頭和四肢分別拴在五輛馬車上。一聲令下,五輛馬車向五個方向奔跑,頓時,蘇秦的尸體被撕成血肉模糊的五部分。
有人看到齊王這樣痛恨蘇秦,自稱是殺死奸細蘇秦的刺客,所說的行刺過程與齊王了解的一模一樣。齊王手一揮,衛(wèi)士們一躍而上,立即把刺客亂劍刺死。
蘇秦最后給齊王說的是:“要想引出兇手,只有將我五馬分尸”。
二、君臣書法皆第一
一天,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四世孫王僧虔接到齊太祖一道圣旨,傳王僧虔到御花園。齊太祖沖王僧虔嘿嘿一笑,大聲發(fā)話:“王僧虔,朕風(fēng)聞你書法為當(dāng)今天下第一,特約來比試書技。你抬頭看此亭匾額,上書‘梅亭’兩字。想當(dāng)初你先祖王羲之在蘭亭寫下一序,天下聞名。希望愛卿今朝在梅亭能梅開二度!”
王僧虔心里很不是滋味:這明顯故意以梅對蘭,侮辱先人!但是,他又不敢發(fā)作。在眾大臣的湊熱鬧聲中,君臣兩人飽醮濃墨,屏息斂氣,認認真真地書寫楷書一幅。一會兒,兩人都已寫好。齊太祖將頭一揚,雙目盯住王僧虔:“你說你我兩人,誰第一,誰第二?”王僧虔心里七上八下怦怦跳:既不能隨便壓低自己,更不能辱沒先祖美名,可如果得罪了皇帝,弄不好會滿門抄斬??!王僧虔迫使自己鎮(zhèn)定下來,佯裝細賞兩幅墨跡未干的楷書。突然,他將頭一昂,笑道:“君臣書法皆第一!”齊太祖問為什么兩人都是第一,王僧虔說“臣的書法,臣中第一;君的書法,君中第一?!饼R太祖無可奈何地笑了。
三、那都是我派過去的
宋夏邊境上,北宋兵偷偷投敵的特別多,西夏將軍們高興極了??墒怯幸惶?,一個埋伏在北宋中軍帳的西夏軍探子向主帥報告了這樣一件事:
前天下午,宋軍渭州守將曹瑋正在和客人下象棋。有個部將向曹瑋報告道:“將軍,今天又發(fā)現(xiàn)50多個士兵叛逃西夏國?!?/p>
正在興致勃勃下棋的曹瑋,聽完報告,鎮(zhèn)定自若,一點也沒有那種驚慌失措的樣子。報告人的話音一落,他不假思索似地回答道:“那都是我派過去的!”
曹瑋這句話剛出口,好像馬上發(fā)覺自己說溜了嘴,立即抬起頭環(huán)顧左右,見在場的都是自己的親兵,便沒說什么。可是,他的親兵無意中把這一重要情況泄露給西夏國在宋軍中的那個坐探。
“原來是這樣,我本就在疑心這些宋兵是否是真心投誠過來的?!毕能娭鲗⒒腥淮笪颉!皝砣四模阉型墩\過來的宋兵全部都給我斬了!”一道令下,先后投向夏軍的幾百宋軍降兵,全部給殺了,西夏兵把他們的腦袋一個個扔到國界上。
等到把這批降兵殺完之后,西夏軍主將細細一想:“不好,我們中了曹瑋的奸計了?!闭?dāng)他后悔得捶胸頓足的時候,渭州將軍府內(nèi)曹瑋正在哈哈大笑。原來,曹瑋臨機應(yīng)變,一句假話既施展了借刀殺人之計,又徹底打消了宋軍士兵叛逃西夏軍的念頭。
四、被人賣了還給人數(shù)錢
面對秦國和晉國將鄭國都城團團包圍緊要關(guān)頭,燭之武奉命游說秦王退兵??墒前胍谷?,如何才能見到進入夢鄉(xiāng)的秦王,燭之武早就想好了對策。
燭之武來到秦營外,立即嚎啕大哭。
“別哭了!再影響大王睡覺,就立即殺了你?!毙l(wèi)士吼道。
燭之武立刻止住哭聲,說:“我是鄭國大夫燭之武,在哭秦王被人賣了還給人數(shù)錢?!?/p>
衛(wèi)士跑到秦王跟前,把燭之武這句原話報告秦王,秦王十分不解,傳令將燭之武帶過來問個明白。
“你說我被人賣了還給人數(shù)錢?我倒要聽聽我被誰賣了,賣給誰了,在給誰數(shù)錢,說不出一二三來,休想活著走出大營?!鼻啬鹿莺莸卣f。
燭之武說:“秦國幫著晉國攻打鄭國,而我們鄭國的國土,和貴國并不相連。我們在東,你們在西,中間隔著晉國。即使我國真的滅亡了,也只能被晉國占領(lǐng),秦國不是跟著瞎忙活嗎?如果鄭國僥幸逃過一劫,那么從此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秦國不是被晉國出賣了嗎?賣給鄭國這還用說。再說給人數(shù)錢的事。鄭國被晉國占領(lǐng)后,晉國就會比以前更加強大,而貴國也就相對地顯得比晉國弱了。替別人打仗爭土地,最后又拱手送給人家,這不是給人數(shù)錢是什么?再說,晉國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滿足的日子,它東邊滅了鄭國,難道就不想向西邊的秦國擴張了嗎?我說的對嗎?”
秦穆公沉思了一會,說:“你說得對?!绷⒓创饝?yīng)撤兵,并且和燭之武歃血為盟。秦軍悄悄班師回國,還留下杞子等三位將軍,帶領(lǐng)兩千秦兵,替鄭國守城。晉文公見秦穆公不告而別,只得下令撤軍。
五、前夫后夫是一人
包拯在定遠縣當(dāng)縣令時,王員外的小姐自幼許配給李員外的兒子李侃。后來李員外家道中落,王員外嫌貧愛富,賴婚后,將王小姐許配給翟秀才。王小姐與李侃從小青梅竹馬,情深誼厚,死活不肯。在翟秀才去娶親當(dāng)天,李侃告王員外賴婚。
包公說:既然這樣,那就讓王小姐自認吧。王小姐只準(zhǔn)講“前夫”或“后夫”
包公叫他們一豎排跪著:前頭是翟秀才,中間是王小姐,末后是李侃。然后對王小姐說:“如今本官決定,你是愿與前夫陪伴終身,還是愿與后夫白頭偕老,讓你自選。一旦認了,落文為憑?!?/p>
王小姐被逼得沒有辦法,就脫口而出:“老爺,小女子愿與前夫陪伴終身?!?/p>
包公哈哈大笑說:“好!王小姐不嫌貧寒,既然愿與前夫伴侶終身,李侃,那你就帶她回去成親吧!退堂!”這時王小姐破涕為笑,李侃也化愁為喜,獨有翟秀才無話可說。
原來,包公故意把李侃安排后邊,不管王小姐愿認前夫還是后夫,都可以把她判給李侃。前夫可以是第一個丈夫,也可以是跪在前面的丈夫。后夫可以是第二個丈夫,也可以是跪在后面的丈夫。
六、為何偏叫三娘子
潮州地方有兩個商人,一個叫趙三,一個叫周生,兩人約定外出經(jīng)商,天剛蒙蒙亮,周生來到村外碼頭的小船上,見趙三未到,便讓船夫張潮去叫到趙三。
張潮來到趙三家門口,敲門招呼道:“三娘子,三娘子,三官人怎么還沒上船?周先生等著他呢?!?/p>
趙三妻驚訝地說:“他天沒亮就出門去了,怎么,還沒上船?”
一天沒找到,趙三妻報了案。因案件過于蹊蹺,幾年未破。
案件報到了大理寺,楊勵打開案卷,仔細分析。突然,他拍案而起:“這真是一語道破天機??!”立即派人提來張潮,讓他把當(dāng)天情形再說一遍。楊勵聽完之后,厲聲喝道:“張潮,你為何偏叫三娘子?”張潮無言以對。楊勵分析道“你去趙家敲門,是為了叫趙三上船,你不呼喚趙三,卻偏叫三娘子,分明是你早知道趙三不在房內(nèi),快把謀殺趙三的事從實招來,免得受皮肉受苦!”張潮立即伏地認罪。
原來那天一大早,張潮見趙三帶著很多錢,頓起邪念,就把趙三扼死后系上一塊石頭拋下河,藏起他的錢財后,又假裝睡著,直到周生上船。楊勵得到口供,連忙命令在停船處打撈,果然得到一個腐爛的尸體,雖然面目已經(jīng)認不清了,但身上的那付打扮還能認出是趙三。楊勵憑借嚴謹?shù)倪壿嫹治鲆徽Z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