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臺長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區(qū)北部的古北口鎮(zhèn)司馬臺村北,緊鄰古北水鎮(zhèn),司馬臺長城的城墻依險峻山勢而筑,并以奇、特、險著稱于世。
隆慶二年,明穆宗朱載垕為加強北方軍事防務,特任戚繼光為薊鎮(zhèn)總兵修筑司馬臺長城。在原有基礎上加筑城墻、墩臺等御敵設施,凸顯關隘氣勢。
司馬臺段長城以險、密、奇、巧、全著稱。險是指它建在刀削斧劈的山脊之上,驚險無比;“密”是指敵樓間的距離,兩敵樓相距最近幾十米,最遠不過300米,平均間距僅140米;“奇”是指司馬臺長城山勢險陡、雄奇壯麗,且山下有鴛鴦湖(冷泉與溫泉交匯而成),碧波蕩漾,構成湖光山色的綺麗美景;“巧”體現(xiàn)在步步為營的障墻上,進可攻退可守;“全”是指城樓和敵樓的建筑風格形式奇特多樣。
1933年古北口戰(zhàn)役,司馬臺長城遭到炮火轟擊,斷壁殘垣間愈顯蒼勁。
1987年司馬臺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中國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評價其為“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臺長城是中國長城之最”。 2012年,司馬臺長城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
本文系海河網(wǎng)原創(chuàng)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wǎng)。歡迎關注并按規(guī)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