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非遺傳承班的學生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的傳承課上學習刻版。
從7月下旬開始,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2017國家藝術基金交流傳播推廣項目“十竹齋木版水印藝術”非遺傳承班正式啟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向來自英國倫敦王儲傳統(tǒng)藝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等學校的學生傳授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這是十竹齋藝術館繼2015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專業(yè)藝術人才培養(yǎng)項目資助后,第二次獲得該基金的支持。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5日,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木版水印技藝傳承人魏立中(右)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指導來自英國倫敦王儲傳統(tǒng)藝術學院的學生古鳳鳴(中)握刻刀的手法。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5日,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木版水印技藝傳承人魏立中(右)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指導來自英國倫敦王儲傳統(tǒng)藝術學院的學生古鳳鳴(中)握刻刀的手法。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5日,非遺傳承班的大學生王若冰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學習刻版。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7月25日,非遺傳承班的學生在杭州十竹齋藝術館的傳承課上學習刻版。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這是一幅由非遺傳承班學生參與印制的十竹齋木版水印作品《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暑”(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