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雁江區(qū)歷史悠久,堯為資國地,夏屬梁州,周入雍州為蜀國地,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6年)置縣,因城在資水(今沱江)之北,故名“資陽”。沱江生態(tài)完美,金雁常住,故而江稱“雁江”,城又叫“雁城”。自古以來,大雁乃禽中之冠,被視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全”的靈物,此價值觀也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中。近年來,雁江區(qū)加大對沱江流域水環(huán)境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已經(jīng)消失的野生大雁又重新回到這里安營扎寨,也讓“雁城”這座城市名符其實。
飛過城市上空的野生大雁,讓雁城名符其實。
人工放養(yǎng)的大雁和野生大雁和諧共處,沱江水面又聚集了成群的大雁。
江中的一小塊濕地成了大雁的臨時棲息地。
陽光下,大雁伸直了頸項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浮水,仿佛一位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
在江邊淺水區(qū),大雁不時撲騰著翅膀,就像音樂會上那揮舞雙手的指揮家。
市民們也常常前來觀看大雁,它們歡快戲水的畫面讓人身心放松。
一個孩子在江邊玩耍,慢慢走近大雁群,大雁也并未受驚,似乎在歡迎他加入它們的隊伍。
護(hù)雁隊志愿者下到江中,一手托起大雁,一手給它喂食,彼此是那么熟悉與和諧。
甚至引來一對野生黑天鵝到這里棲息。
黑天鵝終生只愛一個,不離不棄的他們,動作也是相當(dāng)有默契。
雁和城融為一體,和諧共生,默默宣告著“雁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