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我們不妨連起來一起讀作“堪輿風水地理”。我們也不妨可以這樣解釋:堪(觀察天)、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研究分析理論)。
風水一詞最早出于伏羲時代,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chuàng)的理論,推理出地球有過一段風與水的時期。《簡·易經》里記載:“研地說: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边@里所指的風水應是風水的原義。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說,二就是地,三是什么,三就是水。把老子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萬物。晉人郭璞傳古本《葬經》謂:“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笔侨藗兪熘娘L水學理論。
在日常生活中,風水一詞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比較廣義的意義,泛指附近的空間、山、水,樹木等自然環(huán)境。一種是比較狹義的意義,專指陰宅風水(祖墳)和陽宅風水(住房)。
古代的陽宅陰宅,不管是官衙與民居,不管是貴族墳與平民墳,大部分都有風水師的一份功勞。所以現(xiàn)代人必須承認,風水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風水學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天地為觀察了解對象,以人為依歸,以人為服務目的,是實實在在的人本主義學問。
風水學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觀天,即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了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寶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基礎的學問了。
第二、辨質,即風(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古代風水師主要通過望氣、聞氣等方法來測定空氣質量,品水養(yǎng)魚等方法來測定水的質量,捏土嘗土等方法來測定土的質量。《雪心賦》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之一
第三、察形,即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聯(lián)系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同時,風水學還把山川空間人格化、人性化,認為有情于陰陽宅者為吉,無情于陰陽宅者不吉,反情于陰陽宅者為兇。這是風水學中高等層次的學說。
第四、乘氣,即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兇氣、中氣之分。葬書謂“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
第五、測方,即風水地的磁場方位對人的作用。主要的測量工具就是羅盤。根據古人的經驗,發(fā)現(xiàn)陰陽宅前后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與陰陽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會影響到人的生死存亡,興衰禍福,吉兇休咎。因而很重視磁場方位的作用。
第六、定位,即陰陽宅的位置選擇和方向選擇,風水學中謂之點穴。點穴是風水學的核心,因為風水師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陰陽宅為中心來推論的,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風水地生氣會聚之所,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的。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后,選擇建造最合適的方向,以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謂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風水的關鍵。
第七、擇時,即風水地與時間配合對人的作用。古人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年月日時,建造不同方位的陰陽宅,也會對人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作用,于是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選擇時間的學說。風水學中謂之日課,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斗首、奇門、六壬、演禽、紫白等。
第八、施工,即陰陽宅的設計施工與風水地的改善。風水學把在建造陰陽宅中的設計施工,視作跟隨陰陽宅建造過程的必須掌握的方法。如陽宅建造的方向,灶、床、門、家具等內局選擇安排,還有井、門樓、廁所、出水口等的外局設計與安排等等。
第九、循禮,即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是體現(xiàn)孝道的重要方式。安葬先祖,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選個山環(huán)水抱,山清水秀,靈氣集中,生氣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尸骨,立個碑,建個墓,刻上祖宗名字,讓后人能瞻仰先人,緬懷祖德,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第十、積德,即勉人盡孝,勸人為善,使人得福,告訴人們順應自然規(guī)律、優(yōu)化自然環(huán)境來改善提高人生和社會。這是風水學的基本理念與最高目標。中國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一體的,人的心靈與天地的靈氣是相通的。所以風水學十分重視心靈的塑造與凈化,十分重視道德的修養(yǎng)與積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風水學是中國古人偉大智慧的結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風水不是萬能的,風水也只是影響人生的一種力量。為此,但愿我們能摒棄成見,在考古踐今的同時,對古人的傳統(tǒng)智慧進行良好的繼承與發(fā)展?!?/p>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