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藏】似蟲鳴鳥唱,又似山澗里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婉轉的侗族大歌每天縈繞著侗家人的生活。在有著“侗族大歌之鄉(xiāng)”之稱的貴州榕江縣栽麻鄉(xiāng)宰蕩村,侗家的文化就是在歌聲中傳承下來的。
【文化典藏】侗民族的人生就是歌唱的人生,歌、唱歌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遠方客人即將進寨,侗家人在寨門口擺下攔路酒,孩童們用稚嫩清脆的歌聲熱情迎接客人的到來。
【文化典藏】 侗族大歌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和諧獨特,演唱技巧極高,在國際上被喻為“天籟之音”。
【文化典藏】今年60歲的侗族婦女胡官美,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傳承人。三十多年來,胡官美一直義務給侗族孩子們傳歌,學生已經多達500多人。
【文化典藏】 侗人文化有三寶:大歌、鼓樓、風雨橋。在胡官美的倡議下,宰蕩村侗歌傳習所修建在了這座風雨橋上,孩子們得以在這里傳承侗民族傳統(tǒng)文化。
【文化典藏】胡官美帶著孩子走山路去學校。當?shù)匦W開始實施侗族大歌進課堂,組建校園侗歌隊,聘請她一周兩次進校傳歌。胡官美教孩子們唱歌,從不挑人,只要肯學她都愿教。在她看來,沒有唱不好歌的侗家人,只有唱侗族大歌時,低音、中音、高音的不同角色的分工。
【文化典藏】胡官美不僅愛唱歌,而且注重創(chuàng)作高品位的歌,對自身的形象也有很高要求。
【文化典藏】胡官美把兩個女兒培養(yǎng)成了新一代歌師。目前,三個孫輩的孩子天天纏著她歌。
【文化典藏】胡官美的兒媳(右)也非常喜歡唱侗歌,經常外出參加演出活動,也成為村里小有名氣的女歌師。
【文化典藏】在演唱侗族大歌時,胡官美的聲音起到了引領和核心作用,所有人的發(fā)音都會根據她的音調來走。
【文化典藏】侗民族的人生就是歌唱的人生,歌、唱歌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胡官美的言傳身教下,她一家人正在演繹著一個侗族家庭的歌唱人生。
【文化典藏】胡官美說,她這樣教歌已經38年了,她一直要教到她唱不了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