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為徐玉玉葬禮上,徐父痛哭不已。張斌/IC
更多精彩:
2016年暑假,即將踏入大學的18歲農(nóng)村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通電話,被騙走了大學學費9900元。得知被騙后,徐玉玉傷心欲絕,最終導致心臟驟停。圖為南京郵電大學錄取通知書及徐玉玉手機,屏幕上的那串數(shù)字,就是當時騙子用的號碼。張斌/IC
更多精彩:
據(jù)了解,電信詐騙早年從臺灣等地傳進大陸,受騙乃至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shù),且多為“老少婦孺”。2017年7月16日,老騙局“你的身份被人冒名頂替”騙走了成都女老板周麗530余萬。被騙后,她食欲全無,常常躲在臥室里痛哭。20多年辛苦打拼建立起的殷實家庭,僅僅兩天就化為泡影。圖為周麗手拿著銀行打款憑條。王紅強/視覺中國
2016年8月,鄭州媽媽唐愛蓮遭遇電信詐騙,損失達6萬元,而這筆錢是她為重癥腦癱兒子“臭臭”多方籌措的看病錢。一家人頓時陷入了痛苦和絕望。凱撒/視覺中國
2014年12月,南京江東派出所接到銀行報警,一名七旬老人聲稱自己中了大獎,要匯款給對方繳納所謂的稅收,工作人員都來勸阻,但老人情緒非常激動,不斷辱罵,稱勸阻者不配當國家公務員,非要堅持款匯。好在民警好說歹說才阻止了這位倔強的老人。雨田/視覺中國
電信詐騙手段五花八門,刷卡消費、招聘公關、虛假綁架、引誘匯款……其中“重金求子”可謂是爛大街的騙術,但“富婆們”卻屢屢得手。圖為2010年4月,武漢街頭出現(xiàn)重金求子廣告。廣告稱某30歲少婦因富商丈夫失去生育能力,欲尋異地品正健康男圓其母親夢。視覺中國
由電視購物引發(fā)的電信詐騙也是常見騙局之一,老人是他們的目標人群,非但屢禁不止,更在各大衛(wèi)視滾動播出。2017年5月,北京,公安機關摧毀了一個冒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專家為幌子販賣假收藏品的電視詐騙公司,抓獲153人,查扣電腦285臺,凍結涉案資金2000余萬元。牛原/IC
該詐騙團伙推出的金鑲玉獅子雕像、金質(zhì)12生肖、毛澤東五福玉樽等,稍加辨認就能判斷是假貨,但仍有不少人上當。圖為繳獲的十二生肖“寶璽”。牛原/IC
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傳統(tǒng)的電話或短信詐騙變得更加“真實生動”。圖為2013年3月,湖南雙峰縣為打擊利用PS技術合成淫穢圖片進行敲詐勒索官員的不法分子,廣拉宣傳標語威懾PS艷照敲詐現(xiàn)象。視覺中國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個人信息泄露與交易無比猖獗,2016年9月?lián)本┦泄簿峙c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共同發(fā)起的網(wǎng)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全國范圍內(nèi)專業(yè)從事網(wǎng)絡詐騙活動的犯罪分子多達160萬人,每年給全國網(wǎng)民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1100多億元。圖為老年受騙者家中堆滿了各類保健品。視覺中國
2015年,19歲廣西女孩楊彩蘭利用“8.12”天津爆炸事件騙取微博網(wǎng)民捐款近10萬元。楊彩蘭發(fā)微博稱其父在天津爆炸中失蹤,從而騙取數(shù)千人的同情。視覺中國
無論詐騙手段如何翻新,贓款主要還是通過銀行匯款或轉(zhuǎn)賬。圖為2014年6月,廣東省公安廳舉行了打擊整治電信詐騙和銀行卡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fā)布會,展示繳獲的各類銀行卡和存折。IC
2014年5月,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西關分局民警正在統(tǒng)計收繳的犯罪嫌疑人用于實施詐騙的銀行卡。牛原/IC
2011年12月,西安市公安公布一起電信詐騙案,在警方收繳的作案工具中,有兩個“劇本”引人注目,騙子編寫詐騙情節(jié)步步設套,誘騙人們掉進陷阱,堪稱“專業(yè)”。閆文青/視覺中國
即便這些騙局看上去不高明,但由于詐騙不受地域和空間限制,使得發(fā)現(xiàn)、跟蹤和抓捕有很大難度,破案成本高,案件堆積,這也是為什么電信詐騙泛濫的原因。圖為西安某男子被騙了近千萬元,警方花了近三年時間才逮捕到女主犯并用高鐵押回。視覺中國
徐玉玉案之所以能快速偵破,有媒體介入的原因,但大部分詐騙案很難獲得高度重視。圖為2016年5月,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公安分局歷時數(shù)月,奔波多省市打掉一電信詐騙團伙,這個團伙在臨沂一單位詐騙金額高達千萬,先后抓獲10余名涉案人員,其中多名為境外和外籍嫌疑人。朱武濤/IC
跨國性犯罪是電信詐騙的一大特點,犯罪分子常常在國外設立基站,對國內(nèi)同胞實施詐騙,打擊難度可想而知。2017年7月6日,緬甸74名涉嫌網(wǎng)絡詐騙者從金邊國際機場被遣返回中國,當中亦有涉嫌裸聊網(wǎng)絡詐騙者。STRINGER/視覺中國
這些犯罪嫌疑人乘坐中國南方航空包機,被公安機關“一對一”從柬埔寨押解回國。Heng Sinith/IC
電信詐騙越來越囂張,除客觀原因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縱容,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詐騙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的麻崗鎮(zhèn)和樹仔鎮(zhèn),就曾是電信詐騙犯罪“猜猜我是誰”和“我是你領導”的主要輸出地。圖為2016年3月,茂名警方打擊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朱廷偉/視覺中國
據(jù)媒體報道,年輕人走向“電信詐騙”之路,除了“來錢快”,也跟年輕人的機會日益減少有關。圖為2016年12月,廣西南寧警方在開展專項行動中端掉詐騙分子的老窩,抓獲186人,詐騙犯罪嫌疑人把老巢安在了農(nóng)村偏遠地區(qū)。視覺中國
目前階段要杜絕電信詐騙幾乎不可能,除了立法及提高公民防范意識,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才最關鍵。圖為2012年3月21日,南京警方自主創(chuàng)作的《西游警記》系列防電信詐騙動畫短片該片講述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途中,不幸掉進妖怪白骨精設下的網(wǎng)絡低價購物預付保證金詐騙陷阱的故事。王新/視覺中國
7月19日,“徐玉玉案”一審宣判,主犯陳文輝被判無期徒刑,其他六名被告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判決結果令徐玉玉父母稍感安慰。但打擊電信詐騙的戰(zhàn)斗遠沒有結束,徐玉玉背后還有張玉玉、王玉玉,也有可能是你。圖為南京街頭警方提醒市民“謹防電信詐騙”的宣傳橫幅。安心/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