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學養(yǎng)貓群體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家里要封窗,但這些天生好奇的小毛球兒還是會抓住機會沖向未知的外部世界。201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至少有15%的貓主人在5年內丟失過貓咪。
作為伴侶動物,貓咪這樣一個如家人般的存在突然走失,主人遭受的打擊和迫切尋找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重金尋貓”啟事。但比起找貓,其實防患于未然才是關鍵。
防患于未然
2018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們曾向丟失過貓的主人發(fā)起在線問卷調查,發(fā)現在丟失的1210只貓中,散養(yǎng)及半散養(yǎng)狀況下的占56%,而非散養(yǎng)貓的走失96%是通過門窗。
所以防止貓咪走失的第一步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不要散養(yǎng)你的貓。當你放任小家伙們走出家門時,就要做好它可能走丟甚至意外死亡的心理準備。而室內飼養(yǎng)則需要主人做好封窗,因為可以自由出入的門窗是貓咪走失以及意外墜樓的最大隱患。
另外,主人平時開門前一定要注意腳下,關門時也要確認門是否鎖好。養(yǎng)貓家庭如果是平房或者帶花園的戶型,建議在通往院子處加設玄關采用雙門結構,增強室內保溫的同時還可有一個過渡空間以防止寵物逃逸。
在我們做到了封窗不散養(yǎng)、做好了進出門的保護措施之后,意外仍有可能發(fā)生。為了意外發(fā)生后能有所補救,很多主人會為自家貓咪戴上標有身份信息、聯系方式的名牌。但由于貓活動方式的特點,佩戴傳統(tǒng)項圈有被掛住以至意外死亡的隱患。所以主人在給貓咪佩戴名牌項圈時,一定要選用防窒息的項圈——主要看項圈的卡扣是否為較大作用力下可自行分離的卡扣。
挑選過程中主要看卡扣是否為較大作用力下可自行分離的卡扣。丨某項圈產品說明
預防寵物走失,最理想的情況是給每只寵物植入記錄身份信息的微芯片(microchips),這樣就可以幫它們找到主人甚至是對遺棄的主人追責。有數據顯示,帶有芯片的走失寵物與主人重聚的可能性是沒有芯片的21倍。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美國東南部的1086家獸醫(yī)診所中,91%的診所都可以提供芯片植入與掃描服務。
但在我國,相關法規(guī)還不完善,普及芯片植入一時間也不可能完成。此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在全社會推廣,芯片識別也需要專門的掃描儀。否則即使植入了芯片,也沒有人在遇到貓狗時會想到要驗芯片,很多地區(qū)可能也沒有驗芯片的條件。
找貓越快越好
如果貓已經丟失,一定要盡快尋找。根據上述昆士蘭大學的研究,最終被找回的存活貓中,有三分之一是在失蹤7天內被發(fā)現的,一半是在30天內。時間越往后,增加的尋回率越不明顯,90天后只有極少數的存活貓被找到。
而無論哪種養(yǎng)育方式,走失貓被發(fā)現時都離家不遠。走失貓被發(fā)現時,75%左右都在離家半徑500米的區(qū)域內,只在室內活動的貓平均離家39米,半散養(yǎng)貓平均離家300米。
在丟失的最初幾天,貓咪被活著找回的可能性最大。丨參考文獻2
因此家里的貓一旦走失,主人越快尋找,找回的幾率就越大,同時優(yōu)先在家附近尋找。千萬不要在家里弄“剪刀大法”之類的迷信儀式耽誤時間。
既往研究顯示,物理搜尋的方式在找貓中是最可能成功的,包括步行搜索附近區(qū)域。貓咪走失時,它們短暫興奮后會非常急切地想要回到熟悉的環(huán)境中。如果是在氣味復雜的樓梯間,它們只會對自己家門的方位有印象,卻不會有樓層的概念,所以上下樓同位置鄰居家的門很可能被撓過。撓門無果后,驚慌失措的它們通常會選擇一些能給自己安全感的角落作為暫時的躲藏點。
那么當我們發(fā)現貓咪從家中走失并且了解了它們的行為習慣后,就要有計劃地進行尋找:
1、如果可能的話,盡量調取周邊監(jiān)控。
2、確認樓梯間和單元門在這個時間段處于什么狀態(tài)。
3、把每一層與自家同一位置的住戶作為重點走訪對象,盡量多地走訪所有同樓鄰居。
4、樓頂、安全通道、水電箱、樓梯間窗外、通風管道、空調架、地下室(地下車庫)、周邊綠化帶、車棚、廢物堆積處等,作為重點尋找區(qū)域。
5、可以張貼尋寵啟事。
6、提前準備誘捕籠。
如果錯過了最佳尋找時間,那么夜間將是尋回成功率最高的時間段。受驚的貓咪夜間更容易獲得安全感從而開始活動,夜深人靜時干擾因素較少,它們也更容易對主人的召喚產生回應。夜間尋找過程中請盡量控制好召喚的音量,不要擾民,在夜間貓的聽力完全可以聽到附近主人的輕聲呼喚。
搜索的同時可以在附近設置誘捕籠,以墻根、樓角、綠化帶邊緣等便于動物隱秘行進的位置為重點設置區(qū)域。誘餌要選它們在家時經常使用的、帶有其氣味的物品,以及帶有主人氣味的物品。甚至可以使用主人未洗滌的內衣鞋襪和它們的尿墊、糞便、使用過的貓砂等體味濃重的物品,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誘捕。
找回后要身體檢查
如果在搜索過程中非常幸運地遇到了走失的貓咪,不要過于激動,更不要奔跑追逐。還處在走失恐慌中的貓咪第一時間是認不出主人的,過激的行為很可能會突然刺激到它們,造成二次逃脫。
正確的做法是緩慢跟隨靠近,同時繼續(xù)輕聲召喚。當它停下腳步看向主人進行初步確認時,主人應慢慢蹲下平緩地伸出雙手輕輕召喚,等待它主動靠近。貓咪靠近時,主人應等待它進行氣味識別。氣味識別完畢后,主人可輕撫貓咪頭頸進行安撫,當其情緒穩(wěn)定后進行控制。
如果發(fā)現貓咪掉落到空調架、下水道等狹小危險的位置,主人千萬不要以身犯險。貓咪善于攀爬,這時可以找離它最近的垂直位置,把足夠長的床單、被罩一端固定好后,另一端放到它能夠攀爬的高度。此外,也可以利用掃把柄一類的結實長棍,在頂端用粗鐵絲制成一個固定的環(huán),長繩對折后穿過這個環(huán),將繩索兩端抓緊,這樣一個自制套索就完成了。安撫貓咪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施救人員用套索套住施救貓咪肩背后收緊套索,再提拖至安全區(qū)域即可。
自制套索丨作者供圖
如果貓咪被困在縫隙中出不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查看周圍,確定它怎么鉆進去的。然后在可能的入口處使用上述套索,也可以放置食物和誘捕籠等它“上鉤”。總之無論是主動捕捉還是被動誘捕,原則是爭取讓它怎么進去就怎么出來。通常,我們是建議先自救,如果實在不行需要擴充縫隙,再求助消防員。
重新找回的貓咪應進行身體檢查,如果家中還有其他寵物,回家后要像新寵到家一樣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除避免應激、預防疾病傳播外,還要防止它們與家中其他寵物重新接觸時的排斥沖突。
以上基本就是一個丟失寵物的飼主自己能做的工作了。
“找貓團隊”良莠不齊
除了自主找貓,目前市場上還有許多專業(yè)尋貓團隊?!笆召M找貓”這種商業(yè)模式在國內出現大概有十年了,它是伴隨著伴侶動物概念不斷深入人心而發(fā)展起來的。那么這些團隊專業(yè)性如何呢?作為一個多年泡在救助一線的老貓奴,通過我們這些年的觀察,只能說良莠不齊。
“收費找貓”具體形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指導,另一種則是實地搜尋。其中網絡指導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幫失主制定尋找方案,但免不了有些團隊是在網上東拼西湊打包其他寵友的經驗貼給失主,成功率一般。第二種就非常離譜了,那就是占卜,成功率完全靠蒙,但貓咪主人有時候也病急亂投醫(yī)了。
除了網絡咨詢,還有的就是線下實地搜尋團隊,這種形式寵主會感覺踏實很多。一些較為專業(yè)的這類團隊會配備熱成像、生命探測儀這些設備,甚至用上一些野外動物保護中使用的器材,可以為尋找走丟的貓咪提供幫助。但這種線下形式也可能有坑,新聞就報道過不少因收取高額費用卻沒有找到寵物而產生的糾紛,現實中則更多。當然,有時這個結果也并不受找貓團隊的控制,因為貓咪在陌生環(huán)境里不可控因素太多。
線下尋貓團隊有靠譜的,但也有坑人的。丨截圖
一個負責任的找貓團隊除了能盡力、用心尋找貓咪外,還要能為焦慮的失主提供心理上的安慰。至于幾千至幾萬不等的服務費用是否值得,這就見仁見智了,主要還是看主人如何理解這筆費用和這個過程。
意外總是防不勝防,作為寵物飼主,我們要明白自己承擔著什么樣的責任。除了要對自己寵物的生命負責外,我們還要對鄰居負責、對周邊生態(tài)負責、對社會負責。作為飼主,管理好自己的寵物是你我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Weiss E., Slater M., Lord L. Frequency of lost dogs and ca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locate them. Animals. 2012;2: 301–315. doi: 10.3390/ani2020301.
2.Liyan Huang, Marcia Coradini, Jacquie RandSearch, et al. Methods Used to Locate Missing Cats and Locations Where Missing Cats Are Found. Animals (Basel). 2018 Jan; 8(1): 5.
3.Dingman PA, Levy JK, Rockey LE. Crandall MM1Use of visual and permanent identification for pets by veterinary clinics. Veterinary Journal, 13 May 2014, 201(1):46-50
作者:火巳
編輯:黎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