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可能一如既往的炎熱,早上迎面而來熱浪幾乎讓人不想去戶外。只有在傍晚日落后,才會舒適很多。大家都知道在白天能看到色彩繽紛、紋理多變和充滿視覺趣味的花朵,但你有沒有想過夜晚的花園是什么樣子的?在現(xiàn)代景觀照明大量普及之前,園藝師們會利用夏夜的月光使植物在昏暗的夜晚活躍起來。每當夜幕降臨,月光下的植物會展現(xiàn)出最好的一面,炫耀著花朵、香味、顏色、紋理、陰影和輪廓。
為什么有些花在晚上盛開?
夏季的曠野、田埂還有道路兩旁盛放的蛇床 Cnidium monnieri、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夜來香 Telosma cordata和夾竹桃 Nerium oleander,隨著夏日的微風搖曳,是不少人對夏日的印象,所有的色彩像鋪滿巨大的畫布,向天空蔓延。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花朵在白天綻放,就像夏天溫暖和萬物生長一樣。然而,有些花朵違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guī)律,是不折不扣的“夜貓子”,它們在夜幕降臨時開始活躍,這奇怪的開花習性是怎么形成的呢?
實際上有充分的理由來解釋它們的特別習性。
花開的主要目的是讓植物完成繁衍。白日盛放的花朵吸引蜜蜂,由其作為傳粉者來完成傳粉過程。然而,蜜蜂并不是唯一的傳粉者,飛蛾、蚊子、甲蟲,甚至螞蟻都能幫助傳粉。大多數(shù)傳粉者只在白天漫游,這才使得大多數(shù)花朵在太陽出來時開放,以適應(yīng)傳粉者的日程安排。尤其是蝴蝶,是夏日白天著名的傳粉者,而當夜幕降臨之后,則是飛蛾的主場,夜色中游走在花朵之間運送花粉。由于像飛蛾這樣的傳粉者只在夜間出沒,需要它們授粉的花朵必須調(diào)整作息時間才能完成授粉過程,所以這些花兒就選擇在晚上開花。
這些夜間飛行的傳粉者傾向于訪問白色、芬芳的花朵,如茉莉花 Jasminum sambac和玉簪Hosta plantaginea。此外,蛾類傾向于訪問花冠長度大小能夠兼容它們喙長度的花,即有特定長度喙的蛾類偏好一些特定物種的花,最出名的夜間蛾類傳粉故事莫過于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提出的大彗星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傳粉昆蟲假設(shè),大彗星蘭具有特別長的花距,需要具有同樣長喙的飛蛾幫助才能完成授粉。最開始達爾文因其假設(shè)而受到嘲笑,但科學家當發(fā)現(xiàn)非洲長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i 使用其25cm長的喙吸飲花距中的花蜜時,達爾文的假設(shè)才被證明是正確的。
夜蛾科 Noctuidae、尺蛾科 Geometridae和羽蛾科 Pterophoridae的飛蛾都是常見的夜間授粉蛾類。由飛蛾傳粉的花朵往往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征,尤其是那些由長吻天蛾授粉的花朵,它們往往都是管狀花,有一個喇叭形的開口,有點像長號、鈴鐺或者老式留聲機的喇叭。
夜行性蛾類訪花行為 A: 夜蛾科 Noctuidae B: 羽蛾科 Pterophoridae C: 祝蛾科 Torodorinae D,E: 草螟科 Crambidae F: 尺蛾科 Geometridae
夜花植物有哪些?
夜間開花植物有些花朵只綻放一晚,但每天晚上都會開放新的花朵來領(lǐng)跑延續(xù)一整個夏夜。
月光花Ipomoea alba是旋花科虎掌藤屬植物,以其碩大如滿月一般的花朵而聞名,是白日開放的牽?;ǖ慕H。月光花具有心形的葉子和大而純白色的花朵,在黃昏時花朵打開散發(fā)出宜人的香味,在清晨的陽光下花朵閉合。月光花微妙的香味吸引了巨大的白眉天蛾Hyles lineata 為其進行傳粉。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可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夜花植物,花朵通常從傍晚或黃昏(即下午4點到8點之間)開放,因此外國人用“四點鐘花(four o'clock flower)”來指這種花。其花色以白色、黃色和粉紅色最為常見,具有同夏日晚霞一樣的變色現(xiàn)象。其黃色品種,隨著花朵的成熟逐漸變?yōu)樯罘奂t色。同樣,白色的花朵也可以變成淺紫色。紫茉莉令人愉悅的香草和柑橘混合的香氣,在整個晚上都十分濃烈,其富含蔗糖的花蜜吸引長喙的蛾類進行傳粉。在夜晚,花朵在昆蟲眼中的樣子對其授粉至關(guān)重要,紫茉莉花朵結(jié)構(gòu)具有光過濾效果,其中一種黃色素(多巴黃質(zhì)dopaxanthin)在夜晚發(fā)出的可見熒光,可以被另一種顯示紅色的花青素(甜菜花青素 gomphreninⅠ)吸收,從而在花瓣上形成對比鮮明的熒光圖案,來引導(dǎo)授粉者們湊近花朵舞動。
(a)在白光下有紅色或黃色區(qū)域的紫茉莉花朵;(b)只有黃色的花瓣區(qū)域在藍光激發(fā)時發(fā)出綠色熒光;(c, d)明場(c)和熒光(d;激發(fā)波長,450-490nm)下紅黃花瓣切片的光學顯微照片,綠色熒光是由多巴黃質(zhì)引起的,圖中暗區(qū)對應(yīng)于花瓣中的橙色區(qū)域,發(fā)出的熒光被甜菜花青素吸收。
月見草Oenothera biennis在夜幕降臨時綻放柔和的黃色花朵,為夏季傍晚的空氣中增添了甜美、干凈的香味,花瓣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月見草帶有甜美的檸檬香味,將夜間傳粉者飛蛾吸引到花園。它也是披著美麗粉色外衣的櫻草興夜蛾Schinia florida和白眉天蛾Hyles lineata的宿主植物,它們的幼蟲—毛毛蟲只吃月見草。
夜香植物有哪些?
夏季白日盛放的花朵可能讓人無暇細細欣賞,但是夏夜盛放的花朵往往令人著迷,許多植物會在黃昏時散發(fā)香味,讓周圍的空氣彌漫著不一樣的芬芳氣息,令人想去細細探尋。
本能地,當我們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時,我們會俯身嗅它,希望聞到甜美的香味。植物的天然香味是植物學家們一直在追尋的屬性。在植物界中有兩種類型的香味植物:一種是向空氣中直接釋放氣味;另一種則是在觸碰、彎曲或碾碎時才會釋放出具有獨特香味。
花朵釋放氣味通常是為了吸引傳粉者來訪問,許多夜間開花的植物都有強烈的香味,用以吸引飛蛾和其他夜間飛行昆蟲。夜間傳粉者們除了具有絕佳的視力能在黑暗中準確尋找到盛放的花朵,大部分的傳粉者們還依靠其出色的嗅覺,因此它們可以在一定距離內(nèi)檢測到正在散發(fā)著香氣的花朵。許多需要由夜行昆蟲和蝙蝠授粉的植物,當準備好授粉時,也是傳粉者最活躍時刻,這個時間段植物散發(fā)的氣味會更為濃郁。
晚香玉 Polianthese tuberosa為白天的花園增添了甜美的茉莉花和奶油般的香氣,但在夏末的夜晚,晚香玉燦爛的白色花朵香味會更為濃郁。晚香玉的花被片,跟一般花瓣構(gòu)造不同,它花被片上的氣孔在溫度降低、空氣濕度增大時會張開得大,夏夜里沒有日曬,且空氣濕度比白天大得多,所以晚香玉在夜間氣孔就會張大,放出的香氣也更濃。自17世紀以來,晚香玉以其絕對優(yōu)勢的香味被廣泛用于香水制作,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就使用了其制作的一種名為Sillage de la Reine的香水,這種香味經(jīng)久不衰,至今仍然很受歡迎。
通過蘇丹紅對晚香玉的花被片進行染色,散發(fā)香味的揮發(fā)油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花瓣的氣孔上,隨著夜間氣孔擴張,花朵香味會愈發(fā)濃郁
林煙草Nicotiana sylvestris,具有碩大的葉片,是現(xiàn)代煙草的重要親本之一,它有著7厘米長的管狀白色花朵,著生在葉子上方的總狀花序中,在夜晚如同一束束墜落的煙火。同大多數(shù)煙草一樣,它質(zhì)地粗糙的葉子上覆蓋著腺毛,觸摸的時候會讓人感覺黏黏的,每朵花最終都會產(chǎn)生大量細如灰塵的種子,撒播在花園的各個角落。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花園中,它被種植在人行道和小徑上,以便那些在夏夜漫步的人可以享受花朵的芬芳。林煙草強烈、甜美、茉莉花般的香味在夜間最強烈,以吸引煙草天蛾Manduca sexta為其授粉。不同長度的煙草,其對應(yīng)的煙草天蛾的吸引力也有不同,林煙草的花冠筒長度與煙草天蛾喙的長度最為匹配,在飛翔懸停時可以更好地吸食花蜜并對其進行傳粉。
曼陀羅 Brugmansia suaveolens 的喇叭狀的花可以達到30厘米長,顏色從白色到柔和的橙色和紅色不等。曼陀羅是起源于南美洲的植物,其作為一種觀賞植物被世界各地廣泛應(yīng)用。這些常綠植物可以被培育成大型灌木或大樹,在某些地區(qū)可達10米高。其如同喇叭一樣巨大的花朵如同號角,它們長而垂,呈喇叭形,像大裙擺的裙子一樣垂下。曼陀羅的花朵通常在晚上盛開,單朵花期可以持續(xù)一天到幾天。它們在夜間散發(fā)出芬芳,花香含有一些無環(huán)萜烯醇及其碳氫化合物,還有苯類醇和酯以及少量的一些氮化合物,這類物質(zhì)可以在夜晚更為濃郁,以吸引大量的飛蛾前來授粉。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在我國已經(jīng)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其令人驚嘆的奶油白色花朵,在旋轉(zhuǎn)中逐漸開放,從6月開始就在大街小巷、街道兩旁散發(fā)著芬芳。梔子花不一定在夜晚開放,但它們的香味在夜晚會增強,與大多數(shù)植物一樣存在晝夜節(jié)律,使它們?yōu)橐归g花園提供了絕佳嗅覺盛宴。
夜來香Telosma cordata是中國南方,緬甸、越南和印度等地區(qū)最為常見的夜香植物之一,正如其名它的香味在夜間達到頂峰,隨著夜間溫度降低,氣孔打開,花瓣中的揮發(fā)油會散逸而出,其中主成分為牻牛兒醇、橙花醇、金合歡醇、丁香酚和鄰-氨基苯甲酸甲酯。一簇簇金黃色五角星形的花朵,在夏夜沿著藤蔓吐露芬芳,吸引著飛蛾前來。在中國、泰國、越南、柬埔寨和老撾,人們常會將尚未打開的花朵和嫩葉作為蔬菜食用,與雞蛋和肉一起烹制絕味佳肴。
歐洲香花芥(夜香紫羅蘭)Hesperis matronalis的香味與紫羅蘭Matthiola incana 一樣香甜,香花芥屬Hesperis在希臘語中意為“晚間”或“晚禱花”,因為夜間正是歐洲香花芥香味最濃郁的時候,優(yōu)雅的花朵可以綻放一整個夏天。歐洲香花芥種群的花色具有多態(tài)性,有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中間體形態(tài)。紫色花瓣中含有高水平的花青素,而白色花瓣中的花青素很少或沒有。不同花色的歐洲香花芥在大小、形狀、花粉或營養(yǎng)特征上沒有差異,但在氣味組成的方面有所不同。黃昏時歐洲香花芥的香味排放率,比黎明時高兩倍(0.041微克 & 0.019微克 香味成分/花朵/小時),花香成分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白天和夜間都有菇類化合物釋放,而晚上對于傳粉者吸引力最大的芳烴類化合物才開始釋放。
夜香福祿考 Zaluzianskya capensis 是一種來自南非的常綠植物,在白天其花朵保持緊密卷曲像一個個小小的棒棒糖,但到了晚上,它們卷曲的花瓣會舒展打開變成一個個白色的風車,散發(fā)出混合著香草、杏仁糖和蜂蜜的美味香味,奇妙的混合香味吸引了長吻天蛾和蠅類來吸食花蜜。
夜間沐浴在月光下的許多植物,都會綻放美麗燦爛但生命短暫的花朵,只開放一晚,隨著晨光迅速凋謝。但是夏夜這些花朵綻放,其短暫而神奇的外觀、芬芳的氣息都給與了我們?nèi)祟惡捅姸嗥婷畹膫鞣凵`歡欣和享受。讓我們在夏夜忘卻炎熱的煩惱,探尋一下這些盛放的花朵,分享夏夜的迷人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