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超市、藥店或者網(wǎng)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成分的鈣片,無論包裝多么的炫酷,都只有三類:有機鈣、無機鈣、螯合鈣。
1.無機鈣
無機鈣主要包括碳酸鈣、氯化鈣和磷酸鈣等。無機鈣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而且含鈣量高,但是它的消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胃酸。所以胃功能不太好、有胃病或者長期胃酸的朋友會有惡心和不適的反應(yīng)的人應(yīng)避免選擇。
2.有機鈣
有機鈣包括檸檬酸鈣、醋酸鈣、乳酸鈣,還有葡萄糖酸鈣、枸櫞酸鈣等。有機鈣的吸收不需要胃酸的參與,雖然含量不如無機鈣,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3.氨基酸螯合鈣
螯合是一種生產(chǎn)技術(shù)。氨基酸螯合鈣,則是指每兩個氨基酸分子與一個鈣離子通過螯合技術(shù),將其螯合在一起,這樣做能提高礦物質(zhì)的吸收利用率,其特點是重量輕、易溶解、易吸收,吸收率高。
不管是廉價的鈣片,還是高價的鈣片,它們的核心成分是一樣的,對補鈣的效果也沒有明顯區(qū)別的。大家在選擇鈣劑的時候,并不用太在意它的化學形式。
有研究采用同位素稀釋技術(shù)對檸檬酸鈣、乳酸鈣、醋酸鈣、牡蠣殼粉、蛋殼粉和β-磷酸三鈣這6種鈣劑的生物利用度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檸檬酸鈣、乳酸鈣和醋酸鈣等有機形式鈣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都很高,差異并不大。
要注意的是,人體對鈣的吸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植酸、草酸、鞣酸可與鈣結(jié)合為難溶性復合物,減少鈣的吸收;如果缺乏奶制品的高纖維膳食,鈣的吸收也受到影響。
因此,補鈣時不要與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纖維膳食同時進餐,同時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K2有助于鈣的吸收。
另外有些鈣片,比如氨基酸螯合鈣、添加了維生素K2等。相比其他的鈣,吸收率確實高一些,但如果價格太貴,大家也不用過于執(zhí)著。因為雖然吸收率高了,但身體也吸收不掉太多。
整體來說,人體對鈣的吸收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通常情況下,選擇普通鈣片就足矣。
1.鈣片的鈣含量真的越高越好嗎?
先說答案:當然不是。
有些高價鈣片會說自己“鈣含量高,補鈣效果更好”,如每粒含鈣600mg。但其實,鈣片的劑量越高,吸收率反而可能下降。
有研究指出,補充劑的吸收率在500mg或以下時最高,人體可以吸收300mg鈣劑量的約36%和1000mg劑量的28%。
另一方面,鈣片吃多了反而有害。過量補鈣不僅可能會導致肌力松弛、便秘、惡心等不適,還會干擾鋅、鐵吸收,造成鋅和鐵的缺乏。嚴重的過量鈣攝入還可出現(xiàn)高鈣血癥、高鈣尿癥,導致腎結(jié)石、血管鈣化,甚至引發(fā)腎衰竭等。
2.進口的鈣片真的更好嗎?
先說答案:就補鈣效果而言,進口鈣片質(zhì)量不一定比國產(chǎn)的好。
有些高價鈣片會說自己是“美國補鈣專家”“精選全球50個最佳鈣源”“經(jīng)過嚴格的純化工藝,按FDA標準在美國生產(chǎn)的鈣劑”等等。其實,影響鈣片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是生產(chǎn)廠家是否偷工減料,與進口和國產(chǎn)關(guān)系不大。
大家只要在正確渠道購買,無論進口還是國產(chǎn),通常都是沒有問題的。所有在我國上市銷售的正規(guī)鈣片產(chǎn)品,都必須符合我國的標準要求,只要是檢測合格的鈣片,在質(zhì)量方面都是有保證的。
總的來說,我們在購買鈣片時,應(yīng)選對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