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是誘發(fā)牙周炎的高危獨立因素,牙菌斑生成速度很快,短短幾個小時就會發(fā)育成熟,可刺激牙齦,易造成牙齦紅腫、牙齦出血和口腔異味等,嚴重時可造成牙齒松動和疼痛,以至于導致牙齒脫落。
為什么強調飯后刷牙?
吃飯后口腔處于酸性環(huán)境,細菌發(fā)酵碳水化合物可產生酸性物質,大約飯后12分鐘產酸達到高峰。研究表明,吃飯后口腔酸堿值逐漸降低,飯后12分鐘前后降到最低;30分鐘后口腔酸堿值逐漸回升到正常。有些重度齲齒患者的口腔酸堿值剛開始很低,30分鐘后牙釉質脫礦且脆弱,60分鐘后口腔酸堿值還是無法恢復到正常。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及早刷牙能干擾或阻斷鈣過程,縮短酸性物質對牙齒的腐蝕時間,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最好是一日三餐后刷牙;若沒有刷牙條件,用清水漱漱口也行。
如何正確清除牙菌斑?
1、科學刷牙法
巴氏刷牙法最為科學,又被稱為水平顫動法,這樣能更好的清潔牙菌斑,并不會傷害牙齦和牙齒。飯后半小時內刷牙,每次刷牙不能低于三分鐘,選擇刷毛軟硬適中、小頭的牙刷。
2、正確用漱口水
除了正確刷牙外,還需用漱口水,這樣能抑制牙菌斑生長。無口腔疾病的前提下,選擇保健型漱口水即可;必須用醫(yī)用漱口水時應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但不能長時間用,以免擾亂口腔菌群平衡。
3、正確用牙線
即使認真刷牙,也只能去除2/3的牙菌斑,無法更好的清除牙縫和牙齦緣下、牙齒排列不整齊所生成的死角,易造成鄰面齲和牙齦炎。如果牙縫較大應選擇間隙刷,能清除牙縫間的牙菌斑;特別適合缺隙保持器、種植牙和固體修復體以及矯正器等。
4、合理用沖牙器
利用噴嘴沖刷口腔每一個部位,能沖刷牙線或牙刷無法觸碰到的牙齦深處以及牙縫,最好是飯后沖洗1~2分鐘。
溫馨提示
兒童無法精細刷牙,最好是選擇兒童專用的電動牙刷;中年人易出現牙齦發(fā)炎、紅腫和牙齦出血,因此應選擇軟毛牙刷;老年人牙縫大,間隙刷是不錯的選擇。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也可以選擇正規(guī)醫(yī)院洗牙,能徹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避免牙齦出血和牙齒松動,維持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