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又被稱為富貴病,是因為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疾病。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飲食結構也變得越來越不均衡,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人數(shù)不斷上漲且呈現(xiàn)低齡化。關于痛風三分治七分養(yǎng),除了積極用藥外,也要做好飲食調理。
痛風病人需遵循哪些飲食原則?
1、限制每天嘌呤攝入量
嚴格堅持低嘌呤飲食確實很困難,降尿酸效果有限,跟控制某種高嘌呤食物相比,控制嘌呤總量更重要,每天嘌呤攝入量需控制在200毫克以內。同時了解動物嘌呤和植物嘌呤的區(qū)別。含嘌呤的蔬菜并不會升高血尿酸,大部分蔬菜屬于堿性的,其中含有維生素C可堿化尿液,幫助尿酸排泄。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大于150毫克是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肉湯和肉餡、魚類和貝殼類等。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25毫克是低嘌呤食物,如米面奶類、蔬菜類。
2、限制蛋白質攝入
每天蛋白質攝入量約占總能量的11%~15%,1公斤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入量在1克左右,急性痛風發(fā)作時控制在0.5克。盡量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擇牛奶、奶制品和蛋類,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且嘌呤含量低。痛風緩解期不要吃高嘌呤食物,更不能喝各種肉湯,因為嘌呤易溶于湯中。
3、限制每天總熱量攝入
控制熱量能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fā)作次數(shù)。另外限制總熱量也能防止身體肥胖或超重。身體肥胖的人減少能量時需采取循序漸進原則,一直讓體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以免引起痛風急性發(fā)作。
4、合理安排飲食結構
限制總能量的前提下,蛋白質需占總能量的10%~20%,脂肪不能超過總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需占到50%~60%,能減少脂肪分解產(chǎn)生酮體,幫助尿酸鹽排出。痛風病人可采取地中海飲食模式,也就是多攝入蔬果粗糧和豆類,少吃紅肉和全脂奶制品。
5、限制酒精攝入
痛風發(fā)作風險跟攝入酒精量成正比,攝入的酒精越多,患痛風的風險就越高。酒精會誘發(fā)糖異生障礙,使得乳酸和酮體積聚,從而抑制尿酸排泄。因此不能喝含有酒精的任何飲料,如啤酒白酒、葡萄酒和黃酒等。
6、避免喝含果糖的飲料
經(jīng)過研究表明含糖飲料以及果汁可增加血尿酸,含果糖的水果也會誘發(fā)痛風。因為果糖代謝時可消耗大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成鳥嘌呤和腺嘌呤,增加尿酸生成;果糖也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促進腎臟尿酸重吸收,減少尿酸排泄,所以不能喝甜飲料,不能吃含果糖的食物。
溫馨提示
只要保證心肺和腎功能正常,痛風病人每天至少保證有2000毫升以上水分攝入,能促進尿酸排泄;伴有尿酸結石時每天的尿量需達到3000毫升;但痛風性腎病以及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水攝入量。掌握正確的烹調方法,烹調食物時盡量少放調味品,如辣椒、芥末、花椒或胡椒等,以免興奮自主神經(jīng),進而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