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溫情且有挑戰(zhàn)的任務,每個家長都希望能走進孩子內(nèi)心世界,了解孩子所思所想。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和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不知道該如何相處,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來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如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1、改變教育方式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最想要玩具或零食,一味的滿足物質(zhì)需求,卻忽略精神上的需求,從而導致親子之間出現(xiàn)隔閡。父母需注重孩子精神世界,讓他們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不妨陪孩子一起旅游跑步或看書。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事情時,孩子做錯事或不細心,可以趁此機會教育,能讓他們更加信任父母。
2、給予孩子肯定
孩子經(jīng)常得到肯定會變得更加自信,而且可向父母敞開心扉,一般自卑的孩子不喜歡打開心扉。適時贊美對孩子帶來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想象的,但也不能盲目贊美。
3、改變思維方式
對待同一件事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因為父母閱歷豐富,能成熟理智面對某件事情,父母不能要求孩子有一樣的思維方式。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思維還處于感性階段,對于事物的看法簡單,父母所說的話,根本不能讓他們真正理解或接受,有時會激起逆反心理。因此不管是什么事情,家長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了解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4、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也希望能得到家人尊重,雖然選擇的事物難以被大人所接受,但須尊重他的選擇,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家長真的理解他們,而且家人也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另外,每個孩子都有隱私權(quán),若想走進孩子世界必須先尊重孩子,給其自由的空間。
5、學會傾聽
和孩子溝通或談話時,不要直接打斷孩子的話語,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家人盡量少說話,多傾聽。
溫馨提示
一般睡覺前孩子是最為平靜的,而且容易打開心扉,家長不妨把握睡覺前時光,多和孩子聊天。可以聊一聊今天所發(fā)生的事,和孩子溝通時,家長要做好引導工作。另外,要以溫和的語氣來教育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愿意和父母親近。不能過多的約束孩子自由,當發(fā)生矛盾時不能讓情緒太失控或指責孩子,先找出其原因,然后分析利弊,避免以后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