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非常詭異的問題?魏忠賢權傾朝野,按理來說,如果其他人敢動魏忠賢一根手指頭的話,魏忠賢的手下走狗將會第一時間進行反撲。
但是和大家想象的不同,魏忠賢在權傾朝野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崇禎,而就如同貓和老鼠之間的對決一樣,魏忠賢幾乎沒有怎么動彈,就已經(jīng)被崇禎斬于馬下。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當中,我們知道乾隆皇帝最信任的那個人并不是紀曉嵐,而是和珅。
乾隆皇帝去世之后,盡管嘉慶皇帝第一時間開始動手動腳,準備對和珅動手,也等了整整15天。
但是大家要注意,這個嘉慶皇帝他在朝堂上的權勢還是比較大的,乾隆皇帝年邁的時候,嘉慶皇帝就已經(jīng)開始慢慢掌權了。
對于嘉靖皇帝來說,困難如此之大,那么對于崇禎皇帝來說,為什么短時間之內(nèi)就把魏忠賢斬于馬下呢?
一、崇禎的移形換影。
天啟7年就是公元1627年的時候,天啟皇帝駕崩。
最后的兩年時間里,明朝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背地里暗風云涌。
根據(jù)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崇禎二年的時候,也就是17歲的崇禎開始給魏忠賢挖坑,并且一腳把他踹了進去,順道還把他給埋了。
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信號,因為從天啟7年一直到崇禎二年,中間經(jīng)歷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兩年的時間里面,崇禎皇帝對于魏忠賢一直是敬愛有加的。
也正是因為崇禎皇帝對于魏忠賢敬愛有加,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魏忠賢的戒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崇禎皇帝掌握魏忠賢的罪證。
我絕對不會傷害魏忠賢
崇禎皇帝在剛開始當上皇帝的時候,部分臣子認為大明天下的希望到了,于是便紛紛開始向崇禎皇帝上書表明魏忠賢的諸多罪行。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崇禎皇帝看到這些之后,把這些奏折統(tǒng)統(tǒng)給丟到一邊,并且告訴所有的臣子,你們放心,我絕對不會動魏忠賢一根手指頭,因為魏忠賢是國之大臣,整個國家的運行都需要依托于他。
據(jù)說當?shù)匠绲澔实郯堰@句話說完的時候,魏忠賢已經(jīng)感激涕零,并且眼淚鼻涕一把一把的往外流。
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崇禎皇帝的確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甭管是對魏忠賢還是對魏忠賢的親朋好友,都采取了尊重有加的態(tài)度。
崇禎皇帝的反撲
擅竊國柄,奸盜內(nèi)帑,誣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大家沒有看錯,這些字能合并在一起,并不是給其他人的,而是崇禎皇帝專門為魏忠賢準備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魏忠賢意識到眼前的這個皇帝并不是小綿羊,而是一個大灰狼,而且這個大灰狼準備吃掉自己這個小綿羊。
有趣的是,崇禎皇帝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這一切還需要托魏忠賢的福。如果魏忠賢最開始的時候并不認可崇禎皇帝當皇帝的話,那么即便崇禎皇帝怎么折騰也折騰不出個浪花來。
當真是應了那一句話,管刨坑還管埋,崇禎皇帝把魏忠賢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二、崇禎皇帝的小心機。
其實大家在讀歷史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崇禎皇帝木訥不會辦事,而且崇禎皇帝說話辦事不太靠譜,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昏君。
但是當我們熟讀歷史,尤其是明朝歷史的時候,不難發(fā)現(xiàn):崇禎皇帝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無能。
比如在處理魏忠賢這件事情的時候,崇禎皇帝幾乎是三言兩語之間就已經(jīng)把魏忠賢擺平了,大家就知道魏忠賢在開始的時候可是自稱9900歲的,也就是說魏忠賢和皇帝的身份地位相差不大。
而崇禎皇帝作為一個外來者,竟然能夠輕而易舉的把魏忠賢給擺平,這也足以見得崇禎皇帝,其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當然魏忠賢也不是吃素的,在自己的老大哥天啟皇帝去世之后,魏忠賢第一時間表明自己的姿態(tài),準備辭職。
但是沒有想到,當魏忠賢開始說明自己的狀態(tài),并且表明辭職的意愿時,崇禎皇帝竟然不允許,并且拉著魏忠賢的手說:我的哥哥曾經(jīng)告訴過我整個大明王朝沒有了誰都可以,但是唯獨不能少了您。
魏忠賢被這句話唬得一愣一愣的,并且理所當然的認為崇禎皇帝離不開自己,于是安安心心的繼續(xù)做自己的9900歲。
殊不知,這個時候魏忠賢已經(jīng)放棄了自己唯一一次逃生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一旦丟失,魏忠賢就再也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