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簽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 為何還說晚清無昏君

2020-08-18 來源:凱風(fēng)網(wǎng)綜合

           

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從康雍乾盛世之后,清朝就開始走下破路,特別是晚清,兩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戰(zhàn)爭使中國割地賠款,還簽訂了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因為這些事件,清朝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一敗涂地、腐朽不堪。但奇怪的是,晚清的皇帝在后人的眼中很少有被稱為昏君的。

清朝之所以無昏君就是在于儲君之位選賢不選長,無奸臣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對于士人選擇非常嚴(yán)格。

然而晚清的皇帝真的是昏君嗎?對此,國防大學(xué)教授、少將金一南在他的著作《為什么是中國》之中,卻公然贊同“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的觀點。

為什么說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這也是很多學(xué)者的觀點,金一南教授的原因大致如下:

1.晚清皇帝敢于宣戰(zhàn)

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zhàn)。

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對英法宣戰(zhàn)。

1894年8月1日,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zhàn)。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對英、俄、德、法、美、奧、意、日、荷、比、西11國宣戰(zhàn)。

2.但是晚清皇帝宣戰(zhàn)之后的戰(zhàn)爭,基本都失敗了。

道光帝對英國宣戰(zhàn),詔書說:

“官民人等,人思敵愾,志切同仇,迅贊膚功,懋膺上賞?!?/p>

而且道光帝勤儉節(jié)約,穿著帶補丁的褲子,勵精圖治,但是歷史不記過程,只記結(jié)果:

第一個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是他簽的,中國近代史恥辱柱上第一人就是他。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就是導(dǎo)致了1842年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開放5個通商口岸、賠款白銀2100萬兩,開啟了中國割地賠款的先河。

道光帝的第四子咸豐皇帝繼位后,也是一樣的勵精圖治,勤奮工作,啟用林則徐等主戰(zhàn)派人物,并把太仆寺少卿徐繼畬的防三疏作為座右銘:防土木之漸,防宴安之漸,防壅蔽之漸。

實際行動上,咸豐皇帝撤掉投降派,向洋人開炮,1859年6月25日,清軍和英法艦隊激戰(zhàn)大沽口,13艘英法軍艦4沉6傷,英法聯(lián)軍狼狽而逃。

咸豐皇帝還扣押洋特使,并與洋人決戰(zhàn),可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大清又失敗了,結(jié)果是簽訂了《北京條約》,英法聯(lián)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付之一炬,咸豐皇帝只好龜縮在熱河,并最終命喪于此,可謂屈辱無比。

同樣敢于宣戰(zhàn)的光緒皇帝,結(jié)果卻是換來了《馬關(guān)條約》,同樣敢于宣戰(zhàn)的慈禧太后,為表決心,殺掉了反對宣戰(zhàn)的五位大臣,卻換來庚子賠款《辛丑條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杏貞先前“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的豪言壯語,瞬間就變成了“量中華之物力,結(jié)與國之歡心”的諂媚洋人。

可見,說晚清皇帝昏庸,并不是客觀的歷史事實,他們沒有一個人在智力上有問題,也沒有一個人不理朝政,沒有一個人玩物喪志,相反的是,這些皇帝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但是,他們?yōu)槭裁醋罱K都失敗了呢?

3.晚清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

金一南教授給出的原因是,在新生的資本主義體制面前,封建體制已經(jīng)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首先,根據(jù)史料記載,晚清和明朝末年一樣,整個封建官僚體系的腐朽已經(jīng)積重難返,比如,官吏常常會三天三夜的玩樂,翰林拜河督,要萬金,舉人被選中貢士進京面見京官,要千金,這和明末一樣是“文官愛財,武將怕死”了,這樣的封建國家焉能不亡呢?

說“大清無奸臣”,是因為明末還有洪承疇、吳三桂這樣降清的,還有尚可喜等人投降賣命的,但是當(dāng)時晚清,可沒有一個大臣投降洋人,為洋人賣命的!

其次,晚清皇帝和慈禧太后都知道海軍的重要性,然而總理海軍的醇親王,怕自己的親生兒子光緒皇帝惹怒了慈禧,為求自保他們父子,就挪用了海軍軍費,以此來討好慈禧。

李鴻章也是如此,醇親王和李鴻章一開始都是堅決反對修建頤和園的,然而醇親王有自己的打算,李鴻章也有,李鴻章也想獲得庇護,他也需要自保,因此他們一起挪用了海軍軍費。

可笑的是,作為主戰(zhàn)派的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也同樣在挪用海軍軍費,一開始他是痛斥和嘲諷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但他卻把海軍裝備購置費停支了兩年,翁同龢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在他和滿族權(quán)貴眼中,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因此他們得想方設(shè)法削弱李鴻章,削弱漢族的封疆大吏。

所以,晚清的整個朝政和軍隊,因為這個根本矛盾,就無法做到一致對外,大敵臨頭,兵臨城下了,他們還在內(nèi)斗。

不止晚清如此,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末期,都有類似的共同點。

結(jié)果就是,晚清高官們斗來斗去,海軍吃虧了,海軍成了他們斗爭的犧牲品,甲午中日戰(zhàn)爭,又失敗了。

綜上,晚清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第一是體制走到了盡頭,整個封建官僚體系已經(jīng)腐朽不堪,第二是內(nèi)斗不休,互相傾軋,無法一致對外。

當(dāng)然再去分析還有科技、裝備等等原因,但是金一南教授的觀點還是一針見血的。

分享到:
責(zé)任編輯: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