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是清朝有名的賢后,他一生共輔佐了三位皇帝,順治和康熙都是她親手培養(yǎng)起來的,為大清的穩(wěn)定立下了大功勞。那么,孝莊這么有政治才能,為何不效仿武則天自己當皇帝呢?
首先,武則天和孝莊的性格和人物經(jīng)歷不大相同,孝莊太后能力強,政治嗅覺很靈敏,眼光精準,但是她只想輔助自己的兒子成為一代明君,甚至最開始她都不敢想福臨會成為皇帝,論長比不過豪格,論貴比不過博果爾,是多爾袞和代善的一路相護才登上了寶座。
其次,孝莊太后本身也并無稱帝之心,雖參與朝政但并不強勢,福臨對其母也并無太多反抗之心,孝莊只想做個好母親好奶奶,她希望兒子孫子做個好皇帝,她壓根兒沒有稱帝的心。
而武則天不一樣,她的生活背景要比孝莊存活的更為艱難,一路無人相助。武則天母女曾經(jīng)受到同父異母哥哥欺負,進了宮又差點被殺,還入寺為尼,也是受盡欺壓。
這受盡欺壓九死一生的經(jīng)歷使武則天意識到權(quán)力的重要,心腸也漸漸變的狠毒,因為她不想自己的命運被別人主宰,所以要讓自己站在高位,她時時有危機意識。
總得來說,孝莊的品性,決定了她要做什么樣的人!孝莊屬于在亂世中尋求平衡,運籌帷幄,力求各方面均衡,安民心,以求一碗水端平,她考慮的是整個大清王朝的興盛,一心輔助帝王,成就帝王,自己甘于操勞,屬于犧牲自我成全帝王的典范。
她要看到清朝的昌盛、百姓的安居樂業(yè),一切以大局出發(fā),為此她用心努力地培養(yǎng)了兩代圣君,為清朝做了不朽的功勛,更造就了清朝日后的鼎盛時期。
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