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族都會保障皇室血統(tǒng)的傳承所以皇帝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后宮,擁有很多的皇子公主,以供百年之后可以選一個合適的人來繼承皇位。但就是因為繼承者們太多,將皇位傳給誰,立誰為太子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
一般來說皇帝都會讓第一個出生的,地位最尊貴的皇子為太子,但是有時候皇帝也很看重皇子本身的才華,看他是否有有能力管理好國家。當年康熙就因為太子太糊涂所以廢了太子,造成了"九龍奪嫡"的慘狀。
因此選擇繼承人是皇帝首要操心的問題,如果稍有處理不慎就會演變成為宮廷內(nèi)斗,重則骨肉相殘。不光是在清朝,在唐朝也出現(xiàn)了一場十分慘痛的宮廷內(nèi)斗。
當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fā)動了震驚全國的玄武門政變。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并且解除了唐高宗李淵的近衛(wèi)軍武裝。
對于這件事自古以來都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有人說皇室家族為了權(quán)利可以手足相殘,李世民為了當皇帝變得冷酷無情。也有人覺得這件事情是李世民被逼無奈之下的選擇,要是李建成繼續(xù)當太子那么要死的就是李世民,說不定整個國家也要跟著遭難,李世民比李建成更適合當皇帝。
當時對于當時的唐高宗來說,李世民的舉動無疑是刺痛了他的心,李世民的所作所為無疑是一個大逆不道的行為。
可是后來李世民十分聰明的上演了一出"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的戲碼,這不但是撫慰了李淵,而且還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承認了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于是就這樣,李世民得到了皇位,唐高祖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退到了幕后成為了太上皇,可是依舊是在大內(nèi)皇宮正殿太極殿里坐著不走。
因為這時候李淵還覺得自己是李世民的好父親,并且李世民是新皇帝上位,應(yīng)該感恩他,不敢拿他怎么辦。
可是李世民不吃他這一套,畢竟沒有選好繼承人的是李淵,要是他當時好好的選好了繼承人何必會有鬧出這么一場?,F(xiàn)在自己鋌而走險好不容易拿到了皇位,但是李淵卻霸占正殿不走是要怎么樣。
后來在貞觀二年的時候,長安城一直處于干旱時常沒有下雨。李世民得知之后覺得機會來了,馬上上了一道奏折,說現(xiàn)在長安城沒有下雨是因為太上皇的內(nèi)宮里宮女實在是太多了,女子為陰,就因為陰氣太重所以導(dǎo)致陽氣衰亡,因此長安一直處于干旱不下雨。
李世民不管這個說法到底如何,他只不過是想要這么一個借口罷了,于是很快下令讓太上皇身邊伺候的宮女全部下崗,回家結(jié)婚生子開始新生活。一時間太上皇的宮殿里空空蕩蕩,沒有了人氣顯得非常的陰森恐怖。
李淵這時候才反應(yīng)過來,這就是李世民找的一個借口想要趕我走啊,不過是做得漂亮,來了一個釜底抽薪。所謂男人需要有女人才能過日子,而老人也就是想要圖一個熱鬧,現(xiàn)在宮殿里一個人都沒有了,這李淵可還怎么待下去。
沒辦法,現(xiàn)在的皇上是李世民自己也只是一個坐擁虛名的太上皇,李淵只好搬離了皇宮,到了李世民的舊居中生活。
然而李世民對李淵做的事情不光是讓他搬家,他還喜歡時常挖苦當年李淵非??春玫呐峒牛?jīng)常稱呼他為"裴監(jiān)"。并且將裴寂免職打回老家,可是裴寂舍不得李淵這個多年的好友于是故意厚著臉皮不愿意離開。于是李世民對裴寂說的話非常的不客氣,說你不就是想要借著自己的關(guān)系和往日的功勞繼續(xù)得到好的待遇嗎?不要這么不識抬舉。
當今皇上都這么說了,裴寂只好回了老家,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當時李淵是六十六歲。在當時古人這個年紀已經(jīng)是高齡了,李淵當時身體本來就很不好,再聽到老友去世的消息,影響了心情,沒過幾年也跟著去世了。
要是裴寂在的話,雖然說處境不會有什么改善,但是有個人說說話,精神上面也會有很大的寬慰,沒想到李世民對他一點都不客氣。
后來李淵病重的時候,李世民也為他修建了一個新的宮殿,可是還沒等到修好,李淵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