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年氏,對于喜歡看宮廷劇的小伙伴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在《甄嬛傳》中,華妃年氏個性驕傲、言行率性,雍正皇帝因忌憚其為年羹堯之妹,在華妃的“歡宜香”中摻入麝香,導(dǎo)致其長期不孕。但是,真實歷史卻并非如此,華妃共有4個孩子:3個兒子(福宜、?;莺透E?/span>)、1個女兒。
清朝的皇帝出身是東北的建州女真,屬于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的命名和漢族不一樣,比如努爾哈赤,這個名字在女真族的語言中是“野豬皮”的意思,也許是為了表現(xiàn)努爾哈赤的強壯和堅韌才取這樣的名字的,或者是野豬皮在當時就是很珍貴的物資。
到了清朝統(tǒng)治者入關(guān)稱帝以后,就開始逐漸漢化,在對皇子的命名上也表現(xiàn)比較明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他的25個皇子其中24個寫入玉牒,取名就有一些規(guī)則了,第一個字都是“胤”,第二個字都是示字邊,所以雍正皇帝的名字就叫胤禛。
雍正即位后,要求他的弟兄都改名,不能用這個“胤”,而只能用“允”字。怡親王允祥因與雍正皇帝關(guān)系非比尋常,在死后得到雍正的允許,采用“胤”字,這是唯一一個,這個做法就是為了突出皇帝的唯我獨尊。
雍正皇帝的兒子只有10個,寫入玉牒的更少,只有6個,比康熙的少多了。玉牒就是皇家的家譜,也叫金絲玉牒,按照清朝的規(guī)矩,皇子出生后先起個乳名,待滿一周歲之后才正式賜名,這個賜名的過程就是皇帝自己想的,或者在宗仁府和內(nèi)務(wù)府擬定的名字里挑一個。
不巧的是,福宜和福沛都是在賜名之前就夭折了,所以他們沒有寫進玉牒,這個?;莸故钦奖毁n名叫弘晟,但是雍正的三哥的孩子也叫這個名字,后來雍正和三阿哥沖突,把三阿哥圈禁了,于是這個名字就歸了?;?。
后來雍正覺得這個名字不好,又把名字改回?;萘耍缓鬁蕚渎o這個孩子想個好名字,結(jié)果,?;菀膊∷懒耍跃偷扔跊]有正式賜名,這三個孩子的名字就是這樣一個來龍去脈。
雍正當時很寵信的是年羹堯,后來又殺了年羹堯,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認為這三個孩子的夭折與年羹堯被殺有關(guān),這也是值得關(guān)注的一個疑點,畢竟這些孩子和雍正有血海深仇,萬一這三個孩子長大成人了,要報仇,很不好處理。
除了?;荩硗鈨蓚€孩子早夭,沒有機會被賜名,?;荽_實長到賜名的時候了,但是賜名的時候,年羹堯已經(jīng)被處置了。有沒有可能,因為雍正殺了年羹堯而把福惠也殺了呢?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雍正是皇帝而且還是?;莸母赣H,年羹堯只是?;莸木司?,即使將來年貴妃教福惠報仇,福惠殺雍正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是歷史還是有一些驚人的巧合,雍正三年十一月,弘晟改名?;?,年貴妃死亡也是雍正三年十一月,次年年羹堯被賜死獄中,這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一些信息。
為了處置年羹堯,雍正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先除掉了年貴妃,同時把弘晟的名字改回?;荩诙昴旮蚓退懒?,這是一系列措施,環(huán)環(huán)相扣。兩年后,?;莶∷?,雍正以親王禮下葬。
從改名為福惠到病死,兩年多時間,為什么不改回弘字輩的名字?解釋只有一個,雍正不想承認這個有年家血統(tǒng)的孩子是皇族近支,不想承認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這也算是對年羹堯的報復(f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