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是位婦孺皆知的古代大神醫(yī),關于他的記載和傳說有很多,后人稱其為“外科圣手”。他醫(y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
在著作《三國演義》中,曹操因頭痛召見華佗來醫(yī)治,華佗一看就說曹操腦子里有顆瘤子,需要開顱進行手術,曹操一聽認為華佗要加害于他,于是處死了華佗。那么如果曹操同意開顱手術,華佗能夠成功嗎?
華佗出生于漢永嘉元年,對醫(yī)學尤其感興趣,當時他身邊忙著升官發(fā)財,華佗卻悶聲游歷四方,鉆研醫(yī)術,他懂的醫(yī)術全面,還是第一個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去做外科手術的人,因而被后世稱為“外科鼻祖”。
麻沸散就是華佗發(fā)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劑,在《世界藥學史》中,阿拉伯所使用的麻藥就有可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如果需要割開肉治療病因,那么使用麻沸散就能夠讓病人像醉死一般,對疼痛毫無知覺,這也免除了病人在治療中感受到剝膚之痛。
在《三國演義》中,那位給關羽刮骨療毒的神醫(yī)就是華佗,關羽在襄陽之戰(zhàn)中,右臂被毒箭所傷,眼看右臂要廢,華佗及時出現(xiàn),對關羽說到需要剖臂,才可以制止毒液擴散,關羽一聽倒也沒慌,麻醉都沒用,就讓華佗進行醫(yī)治,在刮骨療毒中,關羽尚沒有流露出一絲痛苦的神色,還與下人下棋,因而華佗十分敬佩關羽。
曹操就不同了,一聽華佗要給他開顱,立馬就把人家殺了。曹操這病早年就已經有了,只是人年紀大了,病情就更加明顯了,而后世不少人推測曹操這是三叉神經痛,如果要開顱手術,成功的幾率有多大?
如今我們可以了解到醫(yī)院是實行無菌手術治療,其主要原因就是防止感染,在古時還沒有殺菌的說法,而且有不少人就是因為感染而死,人的頭部相比于其他地方,又尤為重要,這跟華佗所做的腸胃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有所不同。
華佗進行腸胃縫合的手術,使用麻沸散進行麻醉,割除掉腸子病變的部分,完成后洗凈傷口和易感染的部分,然后再縫合開口,最后使用藥敷,還有華佗也做過一些腫瘤摘除的手術,這么說華佗既有相關手術的經驗,也考慮過感染的問題,不過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腦相當脆弱,即使手術成功,卻無法保證沒有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