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是近幾年超級火的一部清宮劇,此劇播出后不久各大社交軟件平臺上都是這部劇的表情包,尤其是“大豬蹄子”這一稱號,成為大眾一段時間內成為女生用來diss男生變心、說話不算數(shù)的常見用語。這個說法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是出自前幾年熱播的《延禧攻略》,愛吃豬肘子的乾隆會在祭祖這樣的大場合分發(fā)豬肉給大臣們。
沒看過電視劇的朋友一定覺得,那好啊,福利太好了,皇帝給發(fā)豬肉,但是大家有所不知,這些可都是切得大大一塊、只用水煮過的肉,并且是半生不熟的,史稱“胙肉”(zuò ròu),你想想,那么一大塊“白水煮豬肉”,任何佐料都不放,吃得下去嗎?
可是被賞賜胙肉是非常榮幸的,而且皇帝賞賜的肉你敢不吃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臣們也想到了“好辦法”,他們會提前準備好一種糯米紙,它可不是一般的“糯米紙”,通常已經(jīng)在醬油缸里泡過幾天,然后放進其他佐料,整張紙充滿濃郁醬香。
等到祭祖分肉那天,大臣們偷偷把白白的豬肉裹上糯米紙,然后找水泡一泡,那滋味總比“白水煮豬肉”好多了,后來太監(jiān)們?yōu)榱速嶅X,也提前準備好了各種口味的糯米紙,生意興隆。
其中豬肘子是乾隆帝最愛賞賜的部位,在清朝史籍《嘯亭續(xù)錄》、《清稗類鈔》中均有記載,因為皇帝不會看著大臣們吃完所有肘子,所以大家也就意思意思吃幾口,一出宮就立馬偷偷扔了,或者分成很多份送給親戚,也算是沾沾福氣。
那么乾隆為什么偏愛賞賜大家白水煮豬肘子呢?根據(jù)《高宗實錄》記載,當年雍正帝在立太子前,就把兒子們叫來,想用半生不熟的胙肉考驗一下他們,看看他們能否懷著對先祖尊敬的心吃下胙肉。
可想而知,平時錦衣玉食慣了的皇子們當然吃不下去,而這個時候,只有弘歷一人面不改色地吃完了胙肉,得到了雍正帝的贊許,他就是后來的乾隆帝。得到父親啟發(fā)的乾隆也延續(xù)了這個特色,覺得胙肉既可以表達大家對祭祖的誠心,又彰顯了皇恩浩蕩,簡直兩全其美。
除了乾隆帝能面不改色地吃完這些水煮豬肉,還有一個人不但毫不猶豫地吃,還開開心心地吃,他就是紀曉嵐。
大家千萬別被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里的形象給騙了,歷史上的紀曉嵐“風評”可不算好,他的私生活特別混亂,而且最愛吃肉,許多清朝的書里都寫道紀曉嵐“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或者“日食肉數(shù)十斤,終日不啖一谷”。
意思是紀曉嵐不愛吃米飯等,就愛吃肉,一餐來個十盤八盤不是問題,也許數(shù)量有些夸大,但也突出了紀曉嵐特別愛吃肉的習慣。所以當年乾隆帝賞賜胙肉,吃得最開心的就是紀曉嵐,真乃奇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