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張充和去世一周年:她不在我們生活的庸常世界

作者:田超 · 2016-07-05 來源:京華時報(bào)

  為紀(jì)念“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張充和去世一周年,三聯(lián)書店推出了藝術(shù)史學(xué)家白謙慎編撰的《張充和詩文集》。白謙慎近日在京與讀者分享了張充和的詩文往事,他透露,張先生對于編輯自己的詩文集遠(yuǎn)不如書畫選積極,“她最看重的其實(shí)是書法和昆曲,而文學(xué)、詩詞只是抒發(fā)一下?!被仡檹埑浜偷囊簧?,白謙慎覺得她身上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文化精粹的一面。

 

  《張充和詩文集》 作者:白謙慎編

  出版過程:比起詩文她更看重昆曲和書法

  《張充和詩文集》編纂者白謙慎是美國波士頓大學(xué)藝術(shù)史系教授,去年入職浙江大學(xué)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他早些年研究傅山的書法,近幾年則專注于清末名士吳大澂的個案研究。此前,他曾編輯出版過《張充和小楷》《張充和詩書畫選》等,將張充和的書法、繪畫藝術(shù)進(jìn)一步介紹到國內(nèi)。

 

  張充和1985年以小楷書其1938年所作《鵲橋仙》

  白謙慎與張充和相識幾十年,張充和生前稱呼他為“小白”。關(guān)于《張充和詩書畫選》的出版還有一段往事,2002年,白謙慎覺得國內(nèi)對張充和的書法還不夠了解,就向她提議辦一個書畫展,原定于2003年5月的展覽卻因“非典”取消。而在2002年到2003年一年多的時間,張充和的四位親人一下子都走了,二姐張?jiān)屎?、三姐張兆和、丈夫傅漢思、大姐張?jiān)拖群箅x世。

  到了2004年秋天,張充和的心境好些了,白謙慎陪她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辦了展覽,她的書、畫也被更多的國內(nèi)人士了解,后來三聯(lián)書店出版了《張充和詩書畫選》。白謙慎透露,張充和對于書畫選的編輯很配合,對于編輯詩文集卻不怎么積極?!八羁粗氐钠鋵?shí)是書法和昆曲,而文學(xué)、詩詞只是抒發(fā)一下,唱和一下,她有稿子并不一定要出版,是這樣一個態(tài)度?!倍趶埑浜偷耐砟?,也一直與昆曲為伴。

  詩詞和散文相比,張充和更看輕自己的散文,白謙慎說:“2011年的一天,她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小白,文的部分不要了,保持詩詞部分。那個時候已經(jīng)跟三聯(lián)說好了,再加上大家對她的散文評價很不錯,我就只能好言相勸,后來她也沒說什么,按照我的想法編了。她還給了我一份很重要的資料,就是《曲人曲事》8篇文章手稿,從來沒有發(fā)表過,而且也沒有寫完。她始終沒有校對,所以這里面有些字是空出來的?!?/p>

  部分“打油詩”未收錄

  《張充和詩文集》收錄詩詞225首(其中友人唱和詩詞34首)、散文66篇,最終得以出版要感謝張定和與卞之琳兩位先生,白謙慎說:“張充和先生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文獻(xiàn),就是卞之琳手抄的張充和上世紀(jì)30年代的散文目錄。這些散文只有少數(shù)是用充和的真名,絕大多數(shù)都是筆名,卞先生這個單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還有就是她的三弟張定和在1983年收集到的103首張充和詩詞?!?/p>

  談到編輯這部書的思路,白謙慎說:“首先是盡量做到文本的準(zhǔn)確。第二,提供必要的釋文和注。她的詩詞版本非常多,有時一首詩抄四五遍,經(jīng)常不一樣,所以我們把不一樣的地方都標(biāo)出來。第三,強(qiáng)調(diào)文獻(xiàn)性,我們不做編者的發(fā)揮。第四,關(guān)于少數(shù)質(zhì)量不高的應(yīng)酬詩詞,還有一些打油詩。她性格很調(diào)皮的,有時候?qū)懘蛴驮?,在詩稿里面開玩笑。她在耶魯大學(xué)教書法時,給她外國學(xué)生寫的打油詩,跟他們開玩笑,沒寫完,我也沒收。另外,見到的詩稿里面還有一些殘稿也沒收,大概有10首左右?!?/p>

  此外,詩文集中還收錄了不少照片,白謙慎盡量選擇了跟詩文有關(guān)的照片,并且所選照片都是2005年以前拍攝的?!皬埑浜拖壬坏俏凰囆g(shù)家,她本人也愛美好事物。她2010年以后的照片從精神來講,不及以前了。國內(nèi)有些人找到她,拍了照片往網(wǎng)上一發(fā),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卑字t慎透露,詩集中有一張照片(1985年張充和與傅漢思合影)是張充和親自挑選給他的,說明比較看重。

 

  張充和與傅漢思老年合影,攝于1985年

  詩詞解讀:每篇詩文背后都有故事

  這部詩文集收錄了張充和從10歲的填詞習(xí)作,到93歲的憶舊短文,時間跨度長達(dá)80余年,每篇詩文背后都有故事可說。比如她在不同時間段寫給友人、古琴演奏家查阜西的三首《八聲甘州》:第一首是1970年,精通古琴演奏的饒宗頤到耶魯大學(xué)講學(xué),閑聊當(dāng)中張充和聽到查阜西去世的消息,就把查阜西此前彈古琴的錄音拿出來一起聽,寫下了這首詞,“好邇晴空涼月,伴襟懷落落,詩思悠悠”。

  第二首詞是1974年中美關(guān)系正常后,國內(nèi)傳出消息查阜西還健在的消息,張充和高興極了,又寫下了一首《八聲甘州》,“喜佳音萬里,故人猶健,疑讖都休”,后來她還與查阜西通信。到了1976年,查阜西真的去世時,張充和寫下了第三首《八聲甘州》,“休論人間功罪,嘆生生死死,壯志難酬”,寄托對友人哀思。

  而張充和的66篇散文主要分為三個時期,白謙慎說:“一個是少作,她在《樂益文藝》上面發(fā)表的,包括《我的幼年》《梁石嚴(yán)先生傳略》《別》。第二個階段是1936年到1937年,她在《中央日報(bào)》編文藝副刊,這段時間寫了55篇散文,還有一篇發(fā)表在卞之琳編的文學(xué)雜志上,叫《黑》。另外就是上世紀(jì)80年代以后的,她晚年基本上是憶舊的,3篇憶親人的,3篇回憶抗戰(zhàn)時期在重慶師友的,一篇是回憶曲友的《曲人曲事》。”

  荷珠是最常出現(xiàn)的詞匯

  整體讀下這些詩文來有何感受?白謙慎說:“我覺得清新、自然、明朗,我特別要強(qiáng)調(diào)明朗這一點(diǎn)。她的詩當(dāng)中用的相同題目最多的就是《荷珠》,文章中也講到荷珠,講荷珠怎么映著彩霞、映著月光,說明她從小就喜歡晶瑩的荷珠,這也一直反映在她老年的散文當(dāng)中。不是說她沒有世俗的一面,沒有喜怒哀樂,而是說她整體的性格是開朗的、是陽光的?!绷硗?,張充和那位“淡薄寧靜,耽詩書,諳佛典,樂善好施”的祖母,對她影響很大。

  白謙慎覺得,通過讀張充和從少年到晚年的詩文,可以看到她很早就對歷史對古典文化的偏愛。在《凋落》中,張充和寫道,“我愛最新的各種小玩具,可是更愛古老一點(diǎn)的,新的只能叫人有一個新奇,或者僅僅就只有一個新奇而已”,以及“我時常找朋友,向線裝書中,向荒廢的池閣,向斷碣殘碑中去找朋友,他們會比這個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東西。在夕陽荒草的叢中,我讀著那殘缺的碑文,僅僅只有幾個字,我讀來讀去,比讀一首最美的詩詞還感動”這樣的句子。

  記者手記:我們?yōu)楹我獞涯顝埑浜?/strong>

  去年6月18日,張充和在美國去世,國內(nèi)不少媒體都做了大篇幅的報(bào)道。時至今日,已經(jīng)有不少人不記得張充和是誰了。專欄作家張豐曾寫過一篇《我們沒有資格懷念張充和》,直言:“和她相比,我們太著急,太愛進(jìn)步,太喜歡新世界。我們所生活的庸常世界,沒有張充和的容身之地。”

 

  1940年代張充和在云龍庵

  其實(shí),對照當(dāng)下的快節(jié)奏生活,這反而是我們懷念張充和的理由。去年,我采訪《天涯晚笛:聽張充和講故事》一書的作者蘇煒,問他為何這么多人懷念張充和?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20世紀(jì)的歷史是一幅真山真水的畫卷,她就是真山真水之間的留白。她一直強(qiáng)調(diào)自己不是一個大人物,我覺得在歷史的天平上,她不是一個分量很重的人,但是她的分量反而就是體現(xiàn)在這個輕上面,她的云淡風(fēng)輕、淡泊名利,這種輕非常重要。”

  “真山真水之間的留白”,相比之下,我們留給生活的留白太少了,古典詩詞是什么?書法、繪畫是什么?昆曲是什么?興趣是什么?都無暇顧慮,更無從談起去充當(dāng)歷史的什么留白。白謙慎說,張充和先生很不喜歡“民國最后的閨秀”、“才女”這類稱呼,她的人生經(jīng)歷和詩文書畫整體上代表著古典的精神,相當(dāng)完整地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文化精粹的一面。給生活多一些留白,從閱讀這本書開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凱風(fēng)智見:清朝極品敗家子之載澄  

                    《凱風(fēng)智見:歷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凱風(fēng)智見:綠葉對根的情意——清廷之金朝崇敬    

                    《文史新說:雞湯文勾兌成“迷魂湯”,你怎么看?    

                    《文史新說穿越·像古人一樣過夏天  

分享到:
責(zé)任編輯:浮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