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里,有一個問題:“擁有三只眼的聞太師,是否看出妲己是狐妖,為何不除?”始終困繞著讀者。聞仲乃在金靈圣母門中,修得證道,習(xí)有“金木水火土”五行遁變化之術(shù),執(zhí)雌雄雙鞭,頭生三眼,中間一目神通,白光數(shù)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所以,妲己既為狐妖,聞仲通過第三只眼欲知其詳并不難;而且論武藝與法術(shù),聞仲若要殺妲己,簡直易如反掌,祭出雌雄雙鞭,頃刻間就取妲己小命。哪怕妲己不是妖,但是她已經(jīng)迷惑了紂王,使紂王沉迷于酒色,忠諫不納,近奸色而遠(yuǎn)賢良;聞仲作為三朝元老,托孤大臣,對殷商忠心不二,理應(yīng)把妲己鏟除。然而聞太師并沒有這么做,因此,許多人都對此有疑問,聞仲為何不除掉妲己?
【一】封神中有誰知道妲己是狐妖?
第五回“云中子進劍除妖”,妲己剛進宮不久,就被悲天憫人的云中子發(fā)現(xiàn)了。忽見東南上一道妖氣,直沖透云霄,云中子打一看時,點首嗟嘆:“此畜不過是千年狐貍,今假托人形,潛匿朝歌皇宮之內(nèi),若不早除,必為大患?!彼熳隽艘话阉赡緞Γ徒o紂王除妖。只可惜紂王聽信妲己,把劍燒毀了。
第十九回,伯邑考進貢的白猿猴看出了妲己的本相。原文:這白猴乃千年得道之猿,修的十二重樓橫骨俱無,故此善能歌唱;又修成火眼金睛,善看人間妖魅。妲己原形現(xiàn)出,白猿看見上面有個狐貍,不知狐貍乃妲己本相,白猿雖是得道之物,終是個畜類。此猿將檀板擲于地下,隔九龍侍席上,一攛劈面來抓妲己。
第二十五回,妲己請妖赴宴,比干奉旨陪酒。比干奉第二層酒,頭一層都掛下尾巴,都是狐貍尾。此時月照正中,比干著實留神,看得明白,已是追悔不及,暗暗叫苦,想:“我身居相位,反見妖怪叩頭,羞殺我也!”由此說明,比干或許知道妲己是狐妖,至少也知道妲己與狐妖有來往。
寶爸統(tǒng)計,在聞太師生前,原文中除了女媧娘娘,只有以上三者明文知道妲己是狐妖。
【二】擁有三只眼的聞太師,是否看出妲己是狐妖?
第一回,“紂王七年,春二月,忽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征北?!贝藭r,妲己尚未進宮,在第三回「姬昌解圍進妲己」,千年狐妖才進宮。直到第二十七回,太師征伐十五年后,即紂王二十三年,才班師回朝。由此可見,妲己雖進宮將近十五年了,聞仲身為太師卻未曾謀面。
聞太師回朝后,才聽黃飛虎講朝中發(fā)生之事及比干陪宴一事,但并沒有懷疑妲己是否是妖。
有人推測聞太師知道妲己為狐妖,理由就是因為他擁有三只眼。但是,寶爸認(rèn)為太師至死也沒有知道妲己的身世。理由很簡單,僅憑聞太師的忠膽之心及托孤重臣的身份,若是知道妲己是妖,太師誓要除之。況且,太師在征討西岐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呆在朝歌,然而文中并未有只字提到他要對付妲己。說明,太師只是認(rèn)為妲己是一個迷惑紂王的凡人女子而已,因此陳文十策中只是建議“貶妲己,別立正宮,使內(nèi)庭無蠱惑之虞?!?/p>
【三】聞太師為何不除妲己?
既然聞太師沒有發(fā)現(xiàn)妲己是狐妖,他就沒有必要對一個“凡人”女子下手。更何況妲己是皇后,聞仲沒有權(quán)力廢除,他也不敢背上臣子殺皇后的罪名。因此,聞太師只能陳文十策,諫言貶妲己。至于執(zhí)不執(zhí)行,還是紂王說了算。
雖然聞太師諫言貶妲己,但是又值東海平靈王造反,太師不得不東征。所以“陳文十策”也隨他東征,不了了之。
聞太師東征班師回朝后,又要西征西岐。因此他根本無時間也無心顧到妲己是否是妖,一心只想除掉視為眼中釘?shù)慕友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