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親手創(chuàng)建了皇帝的稱號。他自稱為“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把皇帝職位千秋萬代的繼承下去。遺憾的是,由于秦始皇自己的苛政暴政,秦朝在建立沒多久后,百姓便已是怨聲載道。在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于望夷宮,秦朝也正式走向了終結,算得上是歷史上比較短命的王朝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秦二世胡亥死時,年僅24歲。膝下并無任何子嗣,按理來說,我國這支最古老的皇帝血脈應該就在胡亥這里終結了。而且,如今我國也幾乎看不到嬴姓。那么,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其實,秦始皇當年并不只有胡亥一個兒子,他一共有23個兒子和10個女兒。但在史上留下名字的只有胡亥、公子扶蘇、公子高、將閭這4個人。而且,在秦始皇去世后,胡亥為了爭奪權力,聯手李斯和趙高幾乎將自己的兄弟姐妹殺了個精光。而唯一留下來的血脈公子扶蘇的兒子子嬰,最后也被項羽殺死,理論上說,秦始皇一族算是被斬草除根。
但在2000年,考古學家在《古事紀》和《新撰姓氏錄》里又有了新的發(fā)現。上面顯示,秦始皇的兒子公子高或許并沒有為嬴政殉葬,而是帶著129名宗親后裔,化名為弓月君東渡去了日本,從此在那里繁衍生息。
當然,為了躲避胡亥的追殺,這撥人最終改名換姓,隱姓埋名。嬴姓也因此分為了4個姓氏,分別是嬴、銀、寅、秦。他們給日本帶去了先進的封建制度和文化,甚至還將紡織和耕種技術傳播到了日本。他們也因此被日本人稱作“太秦公”。
如今,這4個姓氏演變成了日本的羽田姓氏。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曾公開表示,自己祖輩姓秦,是秦人的后代。
除此之外,目前還流行一種說法,雖然秦始皇的孫子子嬰最后為項羽所殺,由于子嬰的出生年份不詳,其很有可能在被殺時已經有了子嗣。而子嬰的后代最終逃離了皇宮,他們在我國某個偏遠角落扎根定居,隱姓埋名。同時,也將自己的嬴姓改成了上述4個姓氏。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指明了秦始皇后人極有可能化名成了嬴、秦、銀、寅這四個姓氏。如今,這4姓氏里除了秦姓還算大姓外,其他3個都相當稀少。像是正統(tǒng)的嬴姓,如今全國只剩下了4000多人。
各位讀者,如果你身邊的朋友或是自己有人姓這4個姓氏,十有八九可能就是始皇帝嬴政的后人。這支跨越2000年的血脈倘若真的延續(xù)到了現在,不得不說是我國古代姓氏傳承的奇跡。當然,倘若秦始皇當年能夠善待百姓,或許今天他的后人會遠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