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歷史上也算是英明神武的人,但是他在確立繼承人問題上,卻屢犯糊涂。最先因為“巫蠱之禍”,他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劉據(jù)。最后,卻又立一個年紀才8歲的兒子劉弗陵為繼承人。
確立一個小孩子為繼承人,漢武帝也知道會出現(xiàn)很大的禍害。為了防止外戚干政,他不惜殺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但是,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光是殺死他的母親,就能避免因此產(chǎn)生的全部禍害嗎?避免了外戚干政,能避免權臣干政嗎?能避免諸侯造反嗎?
(漢武帝劇照)
事實上,漢武帝的這種安排,就差點在“權臣干政”和“諸侯造反”問題上跌了大跟斗。霍光就因此成為權臣,在劉弗陵英年早逝后,肆意廢立皇帝,在朝中安插家族之人。若不是后來遇到了更加英明神武的漢宣帝劉病已,可能霍光的家族就已經(jīng)奪得了劉氏的天下了。
還有,漢武帝的這種安排,讓他的兩個成年兒子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嚴重不服。
劉弗陵繼位后,劉旦就勾結(jié)宗室的劉長、劉澤造反。后來被劉弗陵打壓下去(準確地說是被霍光打壓下去,當時劉弗陵才10歲)。這一次劉弗陵饒了他,不過很快,他又勾結(jié)鄂邑長公主和大臣上官桀造反。還是沒成功,被捉住,劉弗陵下令殺掉他。
廣陵王劉胥也覬覦王位,劉弗陵在位的時候,他就找女巫李女須詛咒劉弗陵。劉弗陵去世,劉賀被立,他又詛咒劉賀。劉賀被廢,劉病已繼位后,他又繼續(xù)詛咒劉病已。最后事情敗露被逼自殺。
這兩個兒子之所以要造反,就是因為劉弗陵年幼,如果漢武帝不是立一個小孩子為皇帝,而是立這兩個孩子中的一個兒子為皇帝,后世中,斷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好在他們被打壓下去了。如果沒有被打壓下去,那又將是一場“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那樣的戰(zhàn)爭。
可以說,漢武帝因為“巫蠱之禍”,逼得太子劉據(jù)自殺,已經(jīng)做錯了。而且他自己也知道他做錯了,劉據(jù)死后不久,他就修了一個“思子宮”,用以寄托對劉據(jù)的思念之情??蔀槭裁?,在繼續(xù)選太子的時候,又一次做了這種非常危險的安排呢?
誠然,從后來劉弗陵的表現(xiàn)來看,其實是不錯的。但是這是后來的情況,不是當初漢武帝看到的情況。漢武帝準備立劉弗陵的時候,劉弗陵才五六歲。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他將來能干什么,顯然是不確定的。
那么,漢武帝當初為什么一定要選擇一個小孩子做繼承人呢?
我認為,漢武帝之所以這樣做,首先是考慮自己,其次才是考慮繼承人。
先說廣陵王劉胥。劉胥確實已經(jīng)成年,但史料記載,劉胥有點四肢發(fā)達而頭腦簡單。他體格強壯,經(jīng)??帐趾屠闲?、野豬搏斗,行為缺少法度。
不過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一直都有覬覦皇位的心思。(從后來他反復讓人詛咒劉弗陵、劉賀、劉病已,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漢武帝什么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兒子們心里想著皇位。因為想著皇位,就有可能對他不利。
再說燕王劉旦。在劉據(jù)被逼自殺以后,當時劉旦給漢武帝去了一封信,希望能夠進京宿衛(wèi),保護漢武帝的安全。
漢武帝當時之所以要逼劉據(jù)自殺,就是因為他覺得劉據(jù)想在他病重的時候,提前奪取他的皇位。劉旦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竟然還在那么敏感的時候,提出想進京去。劉旦這樣做,漢武帝認為對自己的皇位顯然是有極大威脅的。
而劉弗陵只是個小孩子。一個小孩子當然不會對他的皇位構成威脅。所以最終漢武帝選了劉弗陵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