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命夫人,這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是涉及到朝廷的古代影視劇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這詞?!都t樓夢》中寧國公府的掌門人尤氏便是三品誥命夫人,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中,女主角明蘭后來也成了誥命夫人。值得注意的是,明蘭在得了誥命夫人之后十分驚訝,直言她祖母這輩子都沒能成為誥命夫人。
并且在她得了誥命夫人之后,身邊人的態(tài)度很明顯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親爹盛紘跟她說話都要小心翼翼的。素來與她不合的墨蘭,更是嫉妒成恨,那么這就讓人納悶了。誥命夫人究竟是什么意思?這個封號又有什么用呢?或者說,這個封號有多大權(quán)力?今天便來說說歷史上的誥命夫人由來,又有什么權(quán)力。
由來
誥命夫人是封建王朝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跟其丈夫的官職有很大關(guān)系,丈夫顯赫便顯赫。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作為王命文書開始于西周,比如說《尚書·周書》記載有《大誥》、《湯誥》等,這是周王用以告誡臣工的文書。漢朝沿用,不過漢朝的時候,王公大臣的妻子依然稱夫人。
開始將誥用在官員妻子身上是從唐朝開始的,唐的大授、大賞皆是是制誥,并未大肆使用。從宋代開始,凡是文武官員的遷改職秩、追贈大臣、貶乏有罪、封贈其祖父妻室都得使用誥命。元代開始出現(xiàn)宣命和敕牒之分,一至五品使用宣命,六至九品用敕牒。到明清時已經(jīng)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命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
品階
宋朝的制度是命婦有九等,一等國夫人,只有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的妻子可以使用。二等群夫人,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jié)度使以上可以使用,三等淑人是尚書以上官未至執(zhí)政者使用。大夫以上四等碩人,太中大夫以上五等令人,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六等恭人。
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七等宜人,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八等安人,通直郎以上九等孺人。明朝分七等,一品二品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這些封都必須朝廷或皇帝給予,要想得到就得立功,且封只能封正妻。假若說官員的母親不是正妻,那就得嫡母封了才能輪到生母,而封建王朝對官員妻子的封贈十分謹(jǐn)慎。所以劇中明蘭在得知自己有了誥命時,非常的驚訝,畢竟這是丈夫有大功才能得的封號。
權(quán)力
無封無品的便稱之為娘子,看似字面上的差距,實際上這里頭的差別很大。身份不同在外給人的印象就不用說了,官場那都是看人下菜碟的,夫人堆里也要對比身份。越高的身份拿出去越有臉面,在二品以上的誥命夫人,是可以在重大節(jié)慶日參加皇后主持的宴會。其次,有了誥命夫人的封號,可以在朝廷領(lǐng)俸祿。
并且可以給皇帝上賀表,最后,誥命夫人就是違法亂紀(jì)了。地方官員也無權(quán)處置,只能層層上報,由朝廷去查證。朝廷取消了她的誥命,才能進(jìn)行下一步的訴訟,否則地方官是不能輕易對她如何的。當(dāng)然,如果朝廷取消了誥命,那還是該怎么樣怎么樣??偟膩砜?,誥命夫人也就兩個好處,一則面子上好看二則有俸祿。
但這俸祿也不會很多,相較起來,還是榮譽象征的作用更大。說白了,誥命夫人也就是面子上的事,沒有什么較大的實權(quán)。不過就算這樣,很多人為了光耀門楣,還是會想盡辦法得一個誥命。畢竟這是表示受皇帝重視的體現(xiàn),也代表其丈夫地位高,而對于皇帝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賞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