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 為何打仗時士兵還拼命放箭

2021-07-11 來源:騰訊網歷史

如果是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或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古代大臣被指責謀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罪狀,就是私藏甲胄。

西漢名臣周亞夫,僅僅以為預備了五百副甲盾打算在喪禮的時候用,結果就被人告到了漢景帝那里,直接將周亞夫下獄問責。

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以北的宜君縣仁智宮避暑,結果有人舉報留守長安的太子李建成,送給了慶州都督楊文干一幅鎧甲,導致李淵勃然大怒,立刻將其拘押起來,過了一陣子才釋放,后世普遍認為,這也是唐朝繼承人爭奪風向的轉折標。

反觀兵器,除去元朝以外,基本上卻沒有那么嚴苛,就如乾隆下令:“今思炮與甲胄兩者原非民間宜有,仍照舊嚴禁。其三眼槍、弓箭刀等項,悉聽民間留存,不得禁止。”

實際上了解下盔甲的防御力,就知道朝廷為什么要禁止了,隨著冶煉工藝的發(fā)展,在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一副扎甲,其甲片竟然達到了2859片,重達16.85kg。

和現(xiàn)代古裝劇情節(jié)不一樣的是,鎧甲面對弓箭的防御力,同樣也是相當高,《資治通鑒》就記載了唐朝大將李道玄沖擊夏軍時的場面:“世民帥騎赴之,所向皆靡?;搓柾醯佬ι硐蓐?,直出其后,復突陳而歸,再出再入,飛矢集其身如猬毛,勇氣不衰?!?/p>

帶著鎧甲的李道玄,即便是被射成了刺猬,然而依然是生龍活虎,四處奔襲。而到了明朝,北方戰(zhàn)場上八旗軍的護甲,同樣讓明軍弓箭的威力起到了很大的折扣,除非射入鎧甲死角,很難對敵方造成殺傷。

既然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鎧甲,為何打仗的時候,士兵依然要拼命放箭呢?其實原因也十分現(xiàn)實。

第一個作用,自然是延緩敵軍攻勢,或者阻礙敵軍行動,相信不少人已經聽說過草船借箭的故事,這自然是羅貫中所虛擬,而真實的主人公為孫權,《魏略》記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fā),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p>

在赤壁之戰(zhàn)中,孫權曾經親自坐船來觀摩曹操大軍,魏軍在不知道具體情況的前提下,放箭驅趕,也的確成功逼走了孫權。

第二個作用,引發(fā)敵軍混亂

15世紀,英法之間在法國阿庫斯特地區(qū)的一處農田附近發(fā)生了激烈的交鋒,這場戰(zhàn)役被認為是中世紀歐洲陸戰(zhàn)的經典之一,英軍指揮官是國王亨利五世,他的手上只有5000名弓兵和1000名騎兵,而且部隊經過長途跋涉,已經疲憊不堪,還備受痢疾困擾,然而對手卻是30000名精銳法軍,而且還有2400名不懼弓箭的重甲騎兵。

在法國人發(fā)動沖鋒后,背水一戰(zhàn)的亨利,依然果斷命令放箭,盡管造成的殺傷沒有多少,卻擾亂了法國人戰(zhàn)馬,一部分中箭,而另外部分受盡,反而將自己陣線沖得七零八落,不少法國騎士沒有死在敵人弓箭手上,反而是被自己方的戰(zhàn)馬踐踏而死,發(fā)動沖鋒的英軍,也趁機大獲全勝。從這兩處,就能看出弓箭騎射的威力,不過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它也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使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責任編輯: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