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流傳下來的文化也是各種各樣的,不過在眾多文化當中,大家竟然發(fā)現(xiàn)中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流傳下來的貴族文化,而在歐洲等地區(qū),貴族文化可謂是極其普遍的,比如到目前為止都非?;钴S的英國王室,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貴族文化,而中國有著將近5000年的歷史,為什么沒有將貴族文化給流傳下來呢?
也是引起了眾人的好奇,其實在中國發(fā)展的歷史當中,也是有貴族的存在的,比如歷史當中留下超高知名度的先秦人物,基本上都是貴族的出身,就好比孔子,孫臏,王羲之等等,他們在歷史當中都是貴族出身,雖然中國有過貴族文化,但是這種文化并沒有能夠流傳下來,甚至早在很久以前就直接被消滅了,這中間曾經(jīng)發(fā)生了什么。
烏衣巷就象征著貴族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建立了屬于他的王朝,除了這一成就之外,他也是對貴族文化下手了,在此之前,幾乎都采用的是貴族政治,貴族文化也是普遍流行的,不過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就直接采用了官僚政治,徹底將貴族政治給消滅了,從此之后,在中國歷史當中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貴族,相對應的貴族文化,也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消失了,所以到了現(xiàn)如今的中國,并沒有貴族文化。
《烏衣巷》這首詩,相信每一個人都接觸過,而烏衣巷指的就是南京市夫子廟的核心地帶,在三國時期正是吳國部隊的營房所在地,而晉代的王謝兩大豪門也是居住在此地的,所以烏衣巷額因此出名,并且用來彰顯一個人的身世,究竟有多么的顯赫和尊貴。在歷史當中,從烏衣巷走出來的名人也是不在少數(shù)的,比如書法家王羲之。而王謝兩大豪門家族也是在烏衣巷進行定居的,所以兩個家族也培養(yǎng)出了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王獻之,謝靈運等等。
他們都擁有著極其優(yōu)渥的家境,才會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培養(yǎng)興趣,才會在某一方面取得如此出色的成就。除了貴族之外,魏晉時期的門閥世家,也算是貴族了,而在提起這些門閥世家的時候,就會想到有錢,權(quán)勢滔天等詞語來,而閥這個字的含義在古代指的就是有權(quán)有勢的家庭,門閥指的就是在古代一些有超高名望的家族。在先秦時期,門閥世家就已經(jīng)初露雛形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門閥世家的規(guī)模也是越來越大了。
門閥世家不斷地興起壯大
在其發(fā)展壯大的背后,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大部分都是因為天下紛爭的背景以及帝王的用人制度所導致的。門閥世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世代為官,世代繼承,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和古代那種選官用人制度有著極大的關系,因為官位可以繼承,所以門閥世家的存在就越來越多了,就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居住在烏衣巷當中的王謝兩家,在歷史發(fā)展當中,也留下了很多故事。
在西晉末年出現(xiàn)的永嘉之亂,很多門閥世家多為了避免戰(zhàn)亂,就選擇遷居了,而王家并沒有,反而幫助司馬懿建立了東晉,所以王家這個大家族在當時的朝代,可謂擁有著超高的地位,而在淝水之戰(zhàn)當中,謝安所帶領的謝氏家族為了東晉在此次戰(zhàn)爭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所以謝家在東晉的地位也是超然的存在了。
從這兩個事件當中了,就可以看出王謝兩家之所以擁有貴族世家的稱號,主要就是他們在東晉王朝當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擁有了不同凡俗的地位。到了東漢時期,選官用人的制度也進行了改變,就是選用察舉制,在這一制度的實行之下,就給很多有心之人提供了操作空間,所以在當時就出現(xiàn)了很多豪強地主用權(quán)勢來控制著政權(quán),世代為官,世代繼承的門閥世家就更加普遍了。
門閥世家被消滅的原因
一直到了東漢后期,這些世代為官的家族,通過兩百多年的發(fā)展,地位早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了,所有的官位,基本上都是由這些豪門出身的世家子弟來繼承,而一些出身寒門的子弟,想要入朝為官的話,可能性太少了。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遭遇了天下大亂,有很多門閥世家開始趁機擴大自己的權(quán)勢,在曹丕稱帝之后,選官制度更改為了九品中正制,其實在本質(zhì)上和察舉制沒有什么區(qū)別,依舊是各大大門閥世家掌握著官位。
這也導致門閥世家的勢力再一次擴大了,隨著權(quán)利不大擴大,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較嚴重的,比如大部分的經(jīng)濟以及教育都被沒法給所壟斷了,也培養(yǎng)出了很多紈绔子弟,很多出身寒門的子弟,根本就沒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也有很多百姓在這種壟斷之下,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當然,在這種形勢的影響之下,門閥世家的覆滅也是勢在必行了。門閥世家是在東漢時期開始流行的。
在魏晉時期是最為興盛的時間段兒,在南北朝就開始走向了下坡路,一直到了隋朝的時候,就直接被消亡了,而造成門閥被消滅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有很多孩子在一出生之后,就被養(yǎng)成了紈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閑,根本就沒有多大的成就,最終也造成了他們的滅亡,除此之外,在隋文帝上位之后,開始大力推行科舉制度,讓一些能力出眾的寒門子弟得到了重用,從而分割了世家門閥的權(quán)勢,最終才導致門閥世家走向了衰弱乃至覆滅的道路。
小結(jié)
門閥世家之所以會被消滅,貴族文化之所以會消失,主要就是因為他們自作自受,門閥世家在擁有權(quán)勢之后,如果對后代的子弟進行大家培養(yǎng)的話,那么這些出身豪門的世家子弟,在能力這一方面也是極為出眾的,也會得到重用,世家門閥的地位自然也是極為穩(wěn)固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紈绔子弟開始游手好閑,最終才導致他們的地位被瓦解了,也正是在世家門閥的統(tǒng)治時期,讓很多出身寒門扔到子弟并沒有得到重視,一輩子碌碌無為。
不過隨著科舉制度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得到了重用,也算是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綜述所述,貴族文化的消失也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所謂的貴族文化,在我國古代并不是多么美好的存在,最終被覆滅也是勢在必行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再也沒有了貴族文化,反而是一個人人平等的時代,為更多的人提供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