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商紂王在女媧宮寫下艷詩,惹怒了女媧娘娘。至此,商湯只剩28年氣運,周室當興,姜子牙得到元始天尊旨意,帶著兩個使命下山。一,輔佐周武王伐紂;二,分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時光荏苒,光陰浩渺。經過多年征伐,姜子牙功成名就,輔佐大周建立,并成功封神。按理說,姜子牙的功績比玉虛宮十二上仙都高,也是人間氣運的牽引者。最后的成就應該不低,那么他到底得到了什么待遇?本文咱們就具體分析分析。
根據封神演義原文概述,姜子牙最后被封為齊國之主,最后死在了齊國。按照歷史來說,這樣的結局算是非常圓滿了。這里有必要提及一個歷史趣聞。既然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國主,那么他的后人怎么會姓呂?而到了戰(zhàn)國后期,齊國國主又姓田了?
實際上,姜子牙的姜只是姓,而他的氏為呂。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封神演義,都表明姜子牙的先祖被封于呂,所以他又叫呂尚。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戰(zhàn)國之前,姓為宗族嫡系所出,而其他庶支則被封為不同的氏,以區(qū)分主系和偏系,以及貴賤之別。
但在戰(zhàn)國后期,平民的地位提升,氏的貴賤不再那么重要,姓和氏才趨于同等地位。所以,齊國國君以姜為姓,以呂為氏,最終定于呂氏。而在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在位時期,田氏進入齊國,與呂氏明爭暗斗。從齊康公之后,田氏取代了呂氏,成為了齊國國君。也就是說,從那時起開啟,齊國的領導層已經跟姜子牙的后代沒有關系了。說回姜子牙。
既然他在封神之后,居功至偉,按照封神演義的神話劇情,他不可能這么簡簡單單地死去,還沒有后續(xù)的交代。封神演義原文中,這樣寫道:姜子牙受命下山時,心情非常不爽。他在玉虛宮待了四十年,每天就干些挑擔澆水,燒火煉丹的工作。但他一直任勞任怨,心里還存著成仙的愿望。只可惜,元始天尊讓他下山封神,享受人間的富貴。姜子牙苦苦哀求,不愿意下山。元始天尊和南極仙翁都安慰過,只要他能完成封神大業(yè),就還會有重返玉虛宮的機會。
就這樣,姜子牙兢兢業(yè)業(yè)跑下山去,娶了馬氏,啥都干不成,兩口子也離了婚。最后,被姬昌發(fā)掘于渭水,成就一代周相偉業(yè)。最后兩個使命都完成了,師父和師兄的承諾是否兌現(xiàn)了呢?書中沒有交代姜子牙的下落,咱們就抽絲剝繭,推斷一下太公的最后結局。
首先,有很多人問過:姜子牙封了那么多神,為什么不給自己留下個位子?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在前面寫的封神文章中多次解釋過。封神其實不是什么好事!大多都是沒有仙緣的死鬼才會被封神。雖然是個鐵飯碗,但幾乎沒有上升的余地。
而成仙才是姜子牙的最終追求,無拘無束,天上地下任由穿梭。而且,他是封神榜的主導者,不可能半途死去,更不可能封神。所以,元始天尊應該給他安排了后路。姜子牙下山時,元始天尊曾經這么說過:你福薄命淺,沒有成仙的基礎。這句話可能暗示著什么,姜子牙若想成仙,需要逆天改命。怎么改命?這里要說起另外一個封神榜里的人物——哪吒。其身上蘊藏著逆天改命的神奇過程。
哪吒剔骨還父削肉還母之后,也變成了神魂不定的死鬼。但他的使命未完,需要另一幅身體,輔佐武王伐紂。所以,太乙真人想了個辦法。讓他享受人間煙火,穩(wěn)定神魂,然后以蓮花化身,有了一幅全新的身體。這本是佛家的往生手段,實際作用就是換個身體和環(huán)境,繼續(xù)前世的修行。通俗來講,就是所謂的逆天改命。但縱觀封神演義,死去的人多得是,為什么只有哪吒有這種機會?
還要從他的身份說起。哪吒的真身曾是女媧娘娘身邊的靈珠子,根據劫數降世。這樣的人物怎么能輕易死去呢?筆者推斷,太乙真人本來沒有能力讓哪吒蓮花化身,而是借用了女媧娘娘的神力。所以,逆天改命這種事,不是什么阿貓阿狗有資格成就的。最后,哪吒沒有被封神,而是肉身成圣。間接說明,逆天改命是成立的。
書中指明,姜子牙的確是死了。那么魂歸何兮?可能姜子牙也有,以神魂重新化身的機會。哪吒蓮花化身需要怎樣的過程?太乙真人讓他去求生母殷夫人,建立一座廟宇,享受幾年香火,穩(wěn)定神魂,為蓮花化身做準備。
但廟宇沒有建立幾年,就被李靖給砸了。也就是說,哪吒的蓮花化身可能還不完全,最終雖然得了個三壇海會大神的名號,但最終成就還不如二郎神??梢钥闯?,他在仙家的地位還是不太高的。
反觀姜子牙,居功至偉,后代綿延,被后代建廟祭祀,享受幾百年的香火。其神魂穩(wěn)固程度必然比哪吒高得多。所以,其化身的新身體,應該也是牛叉得不得了。元始天尊位列三清之一,能力絕對不比女媧差。所以,姜子牙功績、香火和氣運加身,得到的全新命運肯定不會比哪吒差。
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兌現(xiàn)了曾經的承諾,姜子牙的新身體重返玉虛宮。至于有沒有成仙,這就說不準了。但最后的成就,肯定比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高得多。否則,后世也不會有這樣的說法:太公在此,諸神退避。
《姜子牙》天尊的后臺有多硬,看完你可能會被嚇到
電影《姜子牙》中雖然對于“天尊”的身份沒有明確指名道姓,但許多觀眾都已了解,這位神仙最有可能就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
《姜子牙》的故事背景基本借鑒于民間小說《封神演義》,在這部小說中,元始天尊是闡教的掌教之師,已入混元大羅金仙之境,和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并稱為天道三友,法力深不可測。
法力雖高,但也不能胡作非為是不是?既然犯下大錯就應該接受應有的懲罰。
可直到電影《姜子牙》的結尾我們才知道原來天尊上頭還有至少一位“頂頭上司”。
這位“頂頭上司”給天尊的懲罰不清不楚,正片根本沒有拍出來,只有幾行簡單的文字說明,難免讓人覺得應付和草率。
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自然也給人留足了想象空間。
難不成天尊有后臺?所謂的懲罰只是做做樣子給三界一個交代?
結合封神演義的背景以及電影《姜子牙》中的細枝末節(jié)分析,這樣的猜測并非空穴來風。
1.天尊不過是鴻鈞老祖的一枚棋子
這個論斷老裕我在上一篇文章就提到過,也是最能解釋為什么天尊違背天道犯下大罪已有一段時間,“上天”卻一直等到姜子牙砸了天梯、大鬧靜虛宮才肯出手干預的一種可能。
天尊的這位“頂頭上司”大概率就是祂的師父——位于天地玄黃外、超越宇宙范疇的鴻鈞老祖。
鴻鈞老祖其實對天尊那點不見光的勾當早就心里有數,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鴻鈞先縱容徒弟天尊利用狐族與姜子牙一統(tǒng)了三界,再縱容徒孫姜子牙大鬧靜虛宮、砸了天尊個措手不及,這才出手秋后算賬。
把這兩個最不老實的家伙該關禁閉的關禁閉,該押渡劫城的押渡劫城。
最后坐收一個和諧三界,還名正言順的親自出手。
2.女媧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先得給大家打個預防針,接下來的內容都只是基于《封神演義》設定的腦補,神仙的人設可能和傳統(tǒng)民俗神話中的形象有較大出入,本意并無不敬,如有冒犯請多擔待。
雖然電影《姜子牙》通篇并未提及女媧的名字,但其實片頭狐族亂世背景的始作俑者正是女媧。
《封神演義》中有一段描寫,商紂王曾去拜會女媧廟,看到廟中風姿綽約的女媧像后卻突然詩興大發(fā)。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商紂王居然作死地在這首詩的最后寫上了一句“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意思是如果女媧像能變成活人,一定要把她娶回都城侍奉本王。
這番褻瀆神靈之舉可把女媧娘娘氣得不輕,女媧掐指一算,算出商朝氣數已盡,便用招魂幡喚來千年狐貍精、九頭雛雞精和玉面琵琶精化為人形。
讓它們去宮中迷惑紂王,加速商朝覆滅。
這個化為人形的千年狐貍精便是大家熟知的蘇妲己,也是電影中被九尾妖狐借去肉體的小九。
女媧作為創(chuàng)世女神,也是封神榜上鳳毛麟角的先天圣人,論神位至少與元始天尊平級。
有這樣的后臺在暗中支持,九尾妖狐自然是有恃無恐,所以狐族才能復興到足以亂世的地步。
但在《姜子牙》正片中,九尾妖狐卻只提及和天尊的契約,稱是天尊答應給它封神最后卻欺騙了它。
因此大膽猜測一下,在《姜子牙》的背景設定中,女媧在目睹紂王瀆神之舉后應該沒有直接和九尾妖狐交涉,而是通過天尊間接指揮九尾妖狐“搞事情”。
女媧把自己能夠號令天下妖族的法寶“招魂幡”借給天尊,暗中支持天尊,出了事則由天尊頂著。
至于女媧和天尊這兩位大佬為什么站到了同一陣營,天尊為什么又甘愿當女媧的“工具人”,這就要另開一坑進行分析了。
是不是有細思極恐內味兒了?
總之,天尊上頭有鴻鈞老祖坐鎮(zhèn),身邊又有女媧娘娘助陣(拱火),后臺簡直不要太硬。
現(xiàn)在終于理解為什么天尊在姜子牙以下克上之前可以一手遮天、為所欲為,最后還能輕松逃脫重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