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闊出:蒙古汗國“儲君” 在襄陽之戰(zhàn)中陣亡

2022-10-20 來源:騰訊歷史

1236年,闊出率蒙古騎兵南下,在襄陽之戰(zhàn)中受傷,不治身亡,成為蒙古汗國瓦解的開始。闊出不死,蒙古汗國將會是另一番景象,忽必烈的元朝也許不會出現(xiàn)。

 

闊出,窩闊臺大汗的第三子,也是指定的繼承人,母親乃馬真。貴由、闊端、闊出,都是窩闊臺系的能人,其中闊出最厲害,文武雙全。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傳位給窩闊臺,得到忽里勒臺大會的認(rèn)可。此后,窩闊臺開始著手建設(shè)“家天下”,削弱蒙古勛貴的同時,強加家族的權(quán)力。

作為蒙古汗國的接班人,窩闊臺重點培養(yǎng)闊出,希望他能成為一代雄主。1235年,窩闊臺出兵15萬西征,以拔都為主帥,實際主帥是速不臺。

拔都西征,宗室的長子們基本都追隨,也叫“長子西征”。西征的目標(biāo),就是征服歐洲,將欽察草原、羅斯公國控制在手。

蒙古西征,可以為勛貴們奪取領(lǐng)地,滿足他們的愿望。中原,窩闊臺夢寐以求的地方,則讓自己的孩子去征服,希望能統(tǒng)一天下。

1234年,蒙古、南宋聯(lián)手,攻克蔡州,滅亡金國。不久,南宋出兵6萬,攻打洛陽,試圖收復(fù)失地,遭到慘敗,是為“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之后,窩闊臺找到了征討南宋的理由。1236年,窩闊臺分兵三路討伐南宋,闊端率西路軍,攻取四川;闊出率中路軍,攻取襄陽、荊州、鄂州。

 

支持窩闊臺家族的宗王口溫不花,率兵南下兩淮,威脅南宋京師,牽制宋朝援兵西征。三路大軍,總計30萬,號稱百萬,陣容豪華。

闊出善于用兵,連戰(zhàn)連捷,宋軍一敗涂地,丟失了襄陽。闊出能打,麾下的蒙古騎兵則是精銳中的精銳,南宋招架不住。

襄陽、荊州相繼淪陷,闊出信心滿滿,準(zhǔn)備與西路的闊端會師,然后沿著長江東征,直取杭州,滅了南宋。

畢竟是年輕人,闊出太喜歡表現(xiàn)自己,經(jīng)常沖鋒陷陣。一次戰(zhàn)斗中,闊出被宋軍的弓弩射中,從戰(zhàn)馬上跌落,受了重傷。

蒙古軍血戰(zhàn)拼殺,塔海率親兵穿陣而過,救出了闊出。但是,傷勢過重,流血過多,闊出不治身亡,年僅30歲,蒙古汗國的歷史就此改變。

闊出陣亡襄陽,對蒙古汗國的影響很大,因為“繼承人選”出了問題。成吉思汗的后裔再次大打出手,拖雷系的忽必烈笑到最后,成為贏家,但蒙古汗國瓦解。

闊出陣亡,窩闊臺冊立孫子失烈門為儲君,繼承蒙古汗國。但是,窩闊臺的妻子乃馬真卻違背規(guī)則,選擇了貴由,加劇了內(nèi)部矛盾。

 

乃馬真不喜歡闊出,也不喜歡闊出的兒子失烈門,而是獨寵貴由。窩闊臺生前明確指定的繼承人,分別是闊出、失烈門,卻無緣繼位。

闊出能力強悍,人際關(guān)系也不錯,跟拔都、蒙哥、忽必烈都比較好。如果闊出順利繼位,蒙古的宗王們無話可說,但貴由繼位則不行。

1241年,窩闊臺病逝,乃馬真攝政,拉攏東道諸侯王以及武將。5年后,時機(jī)成熟,乃馬真冊立貴由為大汗,得到忽里勒臺大會的認(rèn)可。

貴由繼位,拔都不服,兩人勢同水火。貴由在和林召開大會,拔都沒有參加,也不承認(rèn)他是蒙古的大汗。

西征期間,拔都、貴由鬧矛盾,貴由在宴會上用酒杯潑了拔都一臉。貴由以大汗的長子自居,不把西征主帥拔都放在眼里,矛盾很深。

拔都跟貴由關(guān)系不好,且貴由不是窩闊臺指定的繼承人,拔都一點都不服。拔都是術(shù)赤的兒子,軍事能力強悍,麾下兵馬眾多,實力不容小覷。

1248年,貴由率20萬兵馬西征,準(zhǔn)備討伐拔都,蒙古汗國即將血戰(zhàn)。蒙哥派使者去告訴拔都,讓他提前準(zhǔn)備。拔都不甘示弱,點兵15萬,離開欽察草原,準(zhǔn)備迎戰(zhàn)。

 

貴由中途病逝,雙方?jīng)]有打起來,但蒙古汗國的裂痕已經(jīng)出現(xiàn)。貴由死后,他的妻子海迷失攝政,扶植失烈門,等時機(jī)成熟再開會選擇大汗。

失烈門沒啥軍功,威望不高,年紀(jì)又小,不足以服眾。1251年,拔都在中亞召開忽里勒臺大會,推舉蒙哥為大汗,窩闊臺系、察合臺系不服。

和林再次開會,拔都派弟弟別兒哥率10萬兵馬助陣,蒙哥再次勝利。窩闊臺系諸王、察合臺系諸王憤怒離場,與蒙哥對抗,大多被處死,要么流放。

海迷失被丟進(jìn)河中淹死,失烈門跑去找鐵哥們忽必烈,請求保護(hù)。蒙哥一點都不給面子,將失烈門拉出來處死,兄弟關(guān)系鬧得很僵。

蒙哥當(dāng)大汗,違背了成吉思汗的“只要窩闊臺的后人還在,哪怕是一塊肉,都能繼承汗位”的諾言,蒙古汗國人心不穩(wěn)。

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對帝國貌合神離,還扣押蒙哥的使者。1259年,蒙哥大汗陣亡釣魚城,被宋軍打死,蒙古汗國再次內(nèi)戰(zhàn)。

蒙哥可以違背“諾言”,忽必烈為何就不可以?蒙哥遵從“幼子守灶”制,讓弟弟阿里不哥鎮(zhèn)守漠北,當(dāng)接班人。

 

如果遵從規(guī)則,蒙古大汗應(yīng)該是阿里不哥,但忽必烈不想放棄。漢族士大夫的擁戴,以及漢軍世侯力量的強大,忽必烈底氣十足,決定自立為大汗。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繼位,宣布繼承蒙古汗國,但西道諸侯不認(rèn)可。阿里不哥得到西道諸侯,以及嶺北將士的擁戴,也宣布自己為大汗。

忽必烈“不講武德”,蒙古汗國陷入內(nèi)戰(zhàn),忽必烈、阿里不哥兩兄弟打了5年之久。接下來,窩闊臺的海都大汗出兵東征,叫板忽必烈;東道諸侯王之首的乃顏在遼東起兵,準(zhǔn)備討伐京師,雙方連年交戰(zhàn)。

成吉思汗后裔相互廝殺,蒙古汗國名存實亡,忽必烈僅能控制東部,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元朝。西域的“四大汗國”,除了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聽話,其余都是叫板元朝,經(jīng)常戰(zhàn)斗,直到元武宗時代才消停。

蒙古汗國的瓦解,原因眾多,闊出陣亡襄陽是汗國瓦解的開始。軍功、威望、能力、人際關(guān)系,闊出都不差,而且是窩闊臺指定的人選。

 

闊出陣亡襄陽,蒙古汗國出現(xiàn)了“繼承人之爭”,內(nèi)部相互廝殺,汗國瓦解不可避免。闊出若是活著,蒙古汗國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也許不會有元朝。

參考書目:《元史》

分享到:
責(zé)任編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