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文化觀察
滴水百年 追憶百年老漢口水塔

2014-04-08 來源:騰訊大楚網(wǎng)

 

  漢口水塔 

  “漢口水塔太有才,建在水廠十里外。貯水增壓保供水,消防蟯防火災。專設漢鎮(zhèn)電桿圖,兼管路燈壞沒壞。如今水塔成文物,百年建筑更可愛。”

  這首打油詩的作者,是今年62歲,在武漢市水務集團工作了40年的張仁港,他研究宗關水廠和漢口水塔也有幾十年了。

 

  武漢水務集團退休職工張仁港 

  水廠和水塔,將武漢帶入了自來水時代,它們也成為武漢現(xiàn)代化生活的標志之一。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本報“口述老武漢”拜訪了與自來水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張仁港先生,聽他講述一滴水里折射的時光。

  一廠一塔:開啟江城自來水時代 

  【口述】我是1970年進入武漢市自來水廠工作的,那時候我也聽說過,武漢自來水的起點,當數(shù)1906年開始籌建的漢鎮(zhèn)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我收藏了一張既濟水電公司的老照片,上面的英文是“TheHankowWaterworksandElectricLightCompanyLimited”。公司創(chuàng)辦人是寧波商人宋煒臣,而背后的推手是張之洞。

  1909年9月,在宗關水廠和漢口水塔建成,先放水沖洗管道之后,宣告正式通水。自來水從鐵管里嘩嘩流出,讓當時的華界有了自來水。最開始每日備水500萬加侖,供給全鎮(zhèn),還留有余地以便推廣。后來宗關水廠的日供給量上百萬噸,位列全國前五。

  按自來水這個行業(yè)規(guī)矩,水塔多建于水廠內(nèi)。但是漢口水塔距離宗關水廠有上10里路。為什么這么做?首先是因為漢口水塔距離漢正街、中山大道和江漢路都很近,繁華鬧市需要自來水。其次,附近租界也需要宗關水廠的水,外國人的要求比較高,但從宗關運來,水壓不夠大,所以需要這么一個增壓裝置。第三,漢口水塔還承擔著蟯火情和管理點燈等任務,最早設置在水塔上的4名蟯巡丁,就是由既濟水電公司發(fā)薪水的。這種重要的蟯塔,當然是距離重點防火地帶越近越好。

  不過這也不能不說到宗關水廠的選址。水廠選址漢江邊,本來漢江的水質不錯。長江漲水季節(jié),水位高,壓力大,在漢江匯入長江時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兩江水容易形成對峙局面。此時漢江流速減緩,水中渾濁物更容易沉淀下來,有那么幾個月時間漢江水特別清,這樣也可以減少藥劑的投放。

  比既濟水電公司更早的,是老租界里的漢口電燈公司,但那超強的發(fā)電能力,只是為了讓漆黑一片的華界,仰望租界里華燈初上的輝煌。出于社會發(fā)展的考慮,也是出于一種民族情懷,既濟水電公司邁開大步,追趕那個被西方引領的現(xiàn)代化時代。水廠和水塔多少可以作為一種見證,不僅僅見證武漢摩登時代的來臨,更見證著這座城市,或者這個民族不甘人后的決心。

  一段傳奇:宋氏并非“飲水第一人” 

  【口述】在有自來水之前,武漢人喝水用水都是用挑的??亢舆吔木吞艉铀?,靠湖邊近就挑湖水,如果兩邊都不靠,那么就打井挑水。我小時候住的地方,用的是塘水、河水,挖塘的土就用來做蓋房子的地基,叫做“墩”。武漢市中含有“墩”字的地名也很多,折射出當年飲水的生活情景。

  要挑水,就有了挑水夫這個行當,也就有了專門的“水巷”。所以《漢口竹枝詞》里面說:“九達街頭多水巷,炎天時節(jié)不曾干?!钡怯辛俗詠硭螅藗兛梢缘剿堫^下面接水,挑水夫的生意就大大減少了。一些失業(yè)難以謀生的挑水夫就到處散播言論,說既濟水電公司的自來水有毒。自來水會不會真的有毒呢?當然不會。自來水在凈化過程中要消毒,常規(guī)的方法是用氯氣,這種方式已經(jīng)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挑水夫們的謠言給宋煒臣帶來了麻煩。無奈之下,他帶著水廠的工頭,拿一個玻璃杯,沿著水樁接自來水喝,表示這水是無毒的。我在1947年的刊物《水電》上,看到名為“一心”的作者的文章《既濟水廠的一件掌故》,回憶了40年前的那樁往事。但后來許多文章說宋煒臣是武漢第一個喝自來水的人,并演繹出宋氏一番家國民族的演說,這就不太準確。自來水出廠后必然有技術工人檢驗,他們應該是最早喝到自來水的人。

  一座建筑,一段往事,如果要描述它的輝煌,最好的方式是演繹傳奇。比如這個“武漢直飲自來水第一人”的封號,授給更接近真實的水廠工人,其實并不比授給宋煒臣本人來得更吸引人。生活本來平淡如水,沒有人會反對在這“水”里加點調(diào)味品?!耙恍摹钡奈恼吕锲鋵嵾€有一段話:“然在當時風氣閉塞之下,茍無宋總辦(即宋煒臣)之勇氣與毅力,決然無此驚人之演出也?!睍r人也贊此舉驚人,不如就讓它凝煉為生活里的小小傳奇吧。

  一個片段:售水樁邊“水霸”來定價 

  【口述】從挑水喝到接水喝,經(jīng)歷了一個過程。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就是我小時候,即便在武漢城區(qū),直接入戶的自來水也還是很罕見的。一般是立一些公共水樁,附近幾十上百家人共用。后來陸續(xù)出現(xiàn)了接出來的分支管線,但統(tǒng)計流量是用一個總表。這時候就出現(xiàn)了偷水的人,到了月底,往往分表的數(shù)字和總表的總數(shù)對不上號。再往后才是一家一戶一個水表,一直到現(xiàn)在。

  挑水夫這個職業(yè),并不是在自來水之后就消失了,一些腿腳不靈便的人還是需要他們。后來既濟水電公司干脆雇傭了一批挑水夫,并且發(fā)給他們牌照。有了審核機制,就不怕他們在自來水里做手腳。現(xiàn)在這樣的牌子在收藏市場上價格還挺高呢!

  當年自來水的生產(chǎn)過程,首先依靠泵船把江水抽上來,灌入沉淀池,經(jīng)過層層過濾和消毒進入清水庫,再通過泵輸送到城市家家戶戶。那時候買自來水有4種方式,即月包戶、裝表戶、售水樁和船售。不同的方式水價不同。裝表戶每噸水價一元二角光洋,船售每噸水價為一元二角至兩元不等,售水樁則被一些關系戶控制,可以自己定水價,價格的隨意性很大。

  在我的印象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到80年代,水價一直是每噸8分錢。1988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說有個人偷了水閘上的斧頭,導致自來水白白流失,“那時我就寫,這8分錢一噸的水流失了多可惜,所以對價格記得特別清楚?!?/p>

  電影《七十二家房客》里,街坊鄰里圍繞一個水龍頭展開的關系,至今令人感懷;后來周星馳在電影《功夫》里塑造的“包租婆”形象,多少借用了當年霸住水樁任意抬價的“關系戶”形象。看似遙遠的片段,其實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里,就像這自來水,流了一百年,依然清泉汩汩,連綿不絕。

分享到:
責任編輯: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