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的三大詩人之一,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易懂,千余年來頗受贊譽,他一生中寫過兩千八百多首詩歌,有“詩魔”或“詩王”之稱。白居易還有兼濟天下,為民造福的一腔熱血,一直想著能夠在朝堂之上有所作為。無奈的是,白居易雖然多次為官,也曾身兼要職,但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并沒有機會實現(xiàn)什么大的作為。
白居易是通過“拔萃科”的考試,中了進士,開始仕途生涯的。在他做官之前,名氣就已經(jīng)傳遍了長安,唐憲宗聽說他很有才華,上任之初就提拔他做了翰林學(xué)士,后來又升任左拾遺。白居易一生為官清廉,時刻心系百姓,不僅作的詩歌要揭露社會上的魚肉百姓的黑暗現(xiàn)象,做官也要為民謀福請命。
白居易一生創(chuàng)作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其中有不少都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勢欺壓百姓的罪惡行為,有的諷刺了貪官污吏奢靡不堪的腐朽生活,有的反映了勞苦人民的悲慘境遇。他的詩歌簡單易懂,深受百姓的歡迎,在長安城中廣為傳頌。但這些詩歌觸犯了專權(quán)的宦官和官僚們的利益,招致他們的記恨,他們就一直在尋找機會陷害白居易。
當(dāng)時,正逢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武元衡一個非常清廉的鐵血宰相,因為支持削弱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勢力得罪了不少人。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武元衡就是被一個節(jié)度使派人暗殺的,但因為政治背景比較復(fù)雜,文武百官誰也不敢開口。只有白居易無所畏懼,一個人跳了出來,直諫唐憲宗要立刻緝拿兇手?;鹿俸凸倭艂兙徒铏C排擠和誹謗他,說他越職言事。后來因為寫了一些諷刺唐王朝黑暗的文章,受了欲加之罪,白居易就這樣被貶為江州司馬了。
無辜遭到貶謫的白居易十分抑郁,對官場仕途感到失望至極。有一天晚上,在他泛舟江上時,聽到江上小船中傳來一陣哀怨的琵琶聲,在得知歌女的不幸身世,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悲慘遭遇后,不禁悲從心中來,揮筆寫下了著名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后來的白居易不再想著高官厚位,兼濟天下,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個地方官,為一方百姓造福。在做杭州刺史時,他疏浚了西湖,解決了當(dāng)?shù)厝说娘嬎畣栴};在擔(dān)任蘇州刺史期間,為了便利水陸交通,他擴疏河塘,修建道路,獲得了當(dāng)?shù)匕傩盏慕豢诜Q贊。沒有了過多的官場煩擾,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之中,在祖國大地的山水之間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
回看白居易的一生仕途歷程,他的仕途追求和他的詩詞風(fēng)格類似,追求不符當(dāng)時實際的理想主義。他所處的唐朝中后期,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黨爭不斷,政治黑暗混亂,官場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利場。而白居易不愿意和那些追名逐利、阿諛奉承的官僚同流合污,他只想著盡心盡力地做點利國利民的事情。這樣的追求是無法在當(dāng)時的官場左右逢源,有所作為的。
一腔熱血的“詩魔”白居易之所以一生仕途坎坷,很大原因是因為他生錯了年代,正直的他不適合當(dāng)時的黑暗官場。但是仕途的坎坷并不影響白居易后世的留名,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對他的情懷深感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