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每當讀到王維的這句詩,腦海中總是不由自主地憶起一個女子模糊的身影,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從天真少女的無邪時光到初為人婦的婚姻甜蜜;
從丈夫遠行、獨守空閨的幽怨與思念,到國破家亡、天涯淪落的悲涼愁苦;
從“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的豪情壯語,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剛烈與悲壯。
生于兩宋更迭這樣一個悲劇性的時代,她的一生,哀怨纏綿而又有著執(zhí)著堅韌的陽剛之氣,注定是個傳奇。
1
花樣的年華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李清照生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這一時期正是北宋王朝最為煊赫繁華的時候,如蘇軾、秦觀、周邦彥、晏幾道等詞壇大家均在世。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在父親亦是著名文學家李格非的悉心教導下,很早就流露出了詩詞創(chuàng)作的才華。
這首《如夢令》,便是那個花樣年華里最美的產物。
夕陽西下,彩霞滿天,一群小姑娘劃著船兒在碧綠的荷葉間穿梭,船槳搖動間,是一陣陣的歡聲笑語,驚起了一群鷗鷺。
2
雛鳳清鳴,聲震千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
16歲時,李清照隨著父母來到京都汴京。便在那一年,她寫出了一首名震朝野的詞作,這便是《如夢令》,“文士莫不擊節(jié)贊賞”。
“綠肥紅瘦”四字用得極是精妙,以“綠”代葉,以“紅”代花,形象地描寫出春日的衰落,夏日繁茂的來臨,歷來為后人激賞。
3
少女情懷總是詩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18歲時,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無論在當時還是后世,這段姻緣都被看作美滿?;楹髢扇饲偕嘀C,詩文相和。
而她在出嫁前夕所作的這首《點絳唇》,也便被后人看作是情竇初開的李清照真實的映照。
李清照以”青梅“成功塑造出了一個天真純潔、美麗多情而又帶著幾分矜持的妙齡少女的形象,“卻把青梅嗅”更將少女有意無意掩飾自己嬌羞和心事的絕妙情態(tài)展現了出來。
4
此時此夜難為情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人生的聚散本是常態(tài),有相守時的快樂,也便有別離時的凄苦與思念。
隨著朝廷中元祐黨爭愈加激烈,李清照一家也受到牽連,她與丈夫不得不短暫分離。
許是在一個重陽佳節(jié)里,日暮黃昏,詞人獨自東籬把酒。李清照以菊花自喻,菊花被秋風搖撼蹂躪,便有如自己被那相思的愁苦折磨得日漸消瘦。
5
死亦為鬼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公元1117年前后,金兵的鐵蹄終是兵臨城下。轉眼間,便是山河破碎如柳絮,個人的命運也便有如浮萍,隨處漂泊,難以自主。
便在這時,李清照寫下了這首《夏日絕句》,借著項羽當年垓下戰(zhàn)敗,不肯回到江東的歷史故事,對南宋政府表示強烈的憤慨。
在清麗柔婉的外表下,李清照所有的是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以及男兒亦少有的骨剛之氣。
6
人生向晚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公元1129年,與之相伴數十載的丈夫趙明誠去世。然而還不待李清照從悲傷中走出,金兵便已南犯。此后,她便開始了艱難的逃難生涯。
世亂流離之際,她一個弱女子,只攜著與丈夫半生收集的文物書籍,苦苦支撐。
人生向晚,那暮色里的凄涼晚景,那滿地黃花堆積,那點點滴滴細雨,那淡酒,那風急,無處不是個“愁”字。
不知是誰說過,女子的一生只是一朵花的時間。
由青澀萌芽,到妍麗枝頭,再到零落成泥。
生命的花事里,甜蜜有之,愁苦有之,寂寞有之,苦澀有之,但最終,是千帆過盡后的淡然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