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鸥鞑?/p>
若說哪部書對中國這幾千年來影響深遠,非《易經(jīng)》莫屬。《易經(jīng)》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xué)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那易經(jīng)的哪些經(jīng)典句子是教人如何修齊治平的?
01窮則思變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吨芤住は缔o下》
萬事萬物都在變易之中。沒有什么是不變的,變才是唯一的不變。
事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陷入瓶頸,難以繼續(xù)下去,只有改變,才能讓事情繼續(xù)發(fā)展。
變則通,通則久。生活中不要鉆牛角尖,靈活變通,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0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積德行善,福報自來。只要有善心,有善行,不僅自己會有福報,還會給子孫后代留下很多福澤。如果為非作歹,處處作惡,只能給自己招來禍患。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生活中的點滴,一點點積累起來,量變引起質(zhì)變。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懷善心,為善行,出善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p>
03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很多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來自上天的保佑,當(dāng)然是大吉大利。這樣,人就犯了一個最普遍的毛病:寧可相信外在的神秘力量,而忽視自身的內(nèi)在追求。而易經(jīng)的宗旨,是完全以人為本的。易經(jīng)的首卦為《乾》,強調(diào)的就是人的自強不息。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要記住,重點在自己,不在別人。
《易經(jīng)》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的幫助。所以孔子又講,“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說,我們要靠自己,失敗與別人無關(guān),只是自己沒努力或者沒做好。
04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盈”為滿而將外溢;“謙”為不滿而能接受。
天道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蔭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
由于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虧盈而益謙的,所以“謙”者有福了。其所作所為天地人神共佑助之,故能“亨通”,這就是中國人為何將謙虛視為美德的原因所在。
實際上,“謙”的本質(zhì)含義是一種永不自滿,永遠進取的精神,與退讓消極以及形式上的謙遜骨子里卻狂妄自大的偽君子作風(fēng)是不相干的。謙有如大海,已然寬廣博大矣,卻位于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
05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勤勞而不自夸,有功績而不自滿,這是極其厚道的品德。默默耕耘,總會得到人們的承認。
當(dāng)取得一定成績時,則要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人生最可怕的便是張揚自己的功勞,自命不凡,致使自己陷入愚蠢的自高自大之中。那些驕傲的人不但會遭到別人的嫉妒,也會蒙蔽自己的雙眼。
巨大的后世影響力
《易經(jīng)》不管是在什么時候?qū)θ藗兊挠绊懚己艽???鬃印⒗献油诖呵锬┢?,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