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關(guān)于孫悟空大鬧天宮可以說是疑惑甚多。比如,孫悟空被抓,刀砍斧剁不能傷其身;火燒雷擊不能損一毫。這時,太上老君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lǐng)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苯Y(jié)果老君把悟空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悟空遂藏身在巽宮位下,就是風(fēng)口。到了七七四十九日,老君開爐取丹,結(jié)果煉成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蹬倒八卦爐。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摔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單從這段看,就有幾個疑問。老君身為三清之一,一身法力應(yīng)該與如來佛祖仿佛。比如青牛精逞兇,佛祖也不愿輕易說出根底,還是有所顧忌。縱使《西游記》揚佛抑道,但老君的法力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疑問有三:第一,老君在煉悟空前,為何要為他解了穿在琵琶骨上的法器;第二,悟空在八卦爐里四十九天都沒事,以老君的法力怎么會不知道;第三,太上老君的修為,縱使猝不及防,又怎會被悟空輕易摔倒呢?
帶著這些疑問,再回頭來看會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老君一直在幫悟空,或者說在放悟空一馬。且看,悟空造反時無人能制。實則,老君隨便扔個裝丹的紅葫蘆;盛水的玉凈瓶;勒袍子的幌金繩都可以把他拿住。但老君卻無動于衷,直到最后不得已才用金剛琢砸了悟空一下。而且,老君以煉出丹藥為名,解開悟空的琵琶鎖;最后讓悟空出逃,自己摔了一個跟頭,分明就是一個“苦肉計”。不過是讓悟空出逃,而自己有個借口罷了??上У氖俏蚩者€是太年輕、太沖動,沒有領(lǐng)會老君的苦心,反而沖向了靈霄殿,最后害得自己被壓在了五行山下。
那么,太上老君為何要暗中相助孫悟空呢?這或許還要從悟空的師父說起。都知道孫悟空的師父是須菩提祖師,祖師講黃庭、說道德,分明是道家人物。而在道家里能有祖師的修為,或許只有三清了。而須菩提祖師無論是元始天尊,還是靈寶天尊,與老君的關(guān)系都不需多說了。當(dāng)然,從《封神》角度看,通天教主是祖師的可能性更大;而單從《西游》看,老君自己就是菩提祖師的可能最大。原因一,本來就有老君萬千化身之說,所以化身祖師也是情理之中;原因二,悟空遇菩提祖師是在西牛賀洲,且祖師也通曉佛道,而恰巧老君也有西出函關(guān)化胡之說。如此一來,老君就是菩提祖師就有了更多的依據(jù)。
如果這種判斷成立的話,那一切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釋。首先,菩提祖師趕走悟空而不讓他再提自己,就是怕在天庭給自己惹麻煩;其次,悟空走后再沒有找過祖師,其實是老君回到天庭,無處找尋;其三,悟空一入東海,金箍棒就霞光艷艷,如此有緣是因為金箍棒原為老君所打造。而菩提祖師沒有送悟空一件武器或法寶防身,也有了合理的解釋;最后,老君被悟空摔了個倒栽蔥,不過是一出苦肉計,為了幫悟空逃跑而已。還有一點,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是在兩漢年間,倒推一下悟空出生應(yīng)該是商周時期,時間點也是對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