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莫名其妙地丟失了初戀。
李商隱小時候在浙江,父親是個小官,過了一個快樂不大富足的童年。
李商隱十歲時父親病逝,李商隱風吹雨打的日子開始了。當時,李商隱隨同母親跟弟弟去了洛陽。李商隱是長子,他給人抄書,幫人舂米,勉強度日。
不過,才華畢竟沒有被貧苦生活掩蓋,李商隱很快被白居易發(fā)現(xiàn)了。白居易雖然比李商隱大四十多歲,卻像個粉絲一樣,公開肉麻地說,希望自己死后投胎給李商隱做兒子。不知道白居易有沒有投胎到李商隱家,不過,白居易把李商隱介紹給了朝廷里的紅人令狐楚,令狐楚更加憐惜李商隱,他讓李商隱跟自己的公子們一起讀書。
李商隱在洛陽有個堂兄叫李讓山,李商隱字義山。這李讓山見到堂弟傍上了令狐楚這條大腿,心里也時常樂開花。一樂開花,就會邊騎馬邊大聲朗誦李商隱的詩。
有一天,春光明媚,李讓山不知道喝錯了什么藥,居然在花香中一口氣吟誦了李商隱的(燕臺詩)里的(春)。我嚴重懷疑李讓山帶著草稿,否則李商隱這首一百四十個字的詩,有本事你背給我聽聽。
不過,李讓山這一吟誦,卻把一個姑娘的芳心吹了一層層漣漪。這姑娘叫柳枝,正立在水邊楊柳樹下。姑娘急切地追著李讓山問,這是誰寫的?這人是誰?李讓山見姑娘裙裾飛揚,面如桃花,就得意地告訴姑娘,這是自己的堂弟李商隱的作品。
柳枝不假思索地挽起裙子羅帶,劈手撕開,遞給李讓山,說:請代奴家轉(zhuǎn)交給李商隱,乞求李商隱在羅帶上題詩。
李商隱得知后,第二天牽馬從小巷經(jīng)過,見一個女子立在不遠處的窗扇下,眼如點漆笑意盈盈。女子似乎也認出了李商隱,大膽地向李商隱約會:三天后,奴家將去河邊浣洗羅裳,到時候奴家會焚起香爐,與郎君相會。
愛情卻走了另外一條路。這時候,李商隱出了一個豬一樣的同學。由于李商隱與他約好,去長安趕考。這豬同學來了一個惡作劇,他故意偷偷地把李商隱的行李拿走,而且提前上路了。李商隱急著去追行李,等追到,怕錯過考期,就去了長安,誤了柳枝的河邊之約。
轉(zhuǎn)眼到了冬天,李讓山來長安看望李商隱,不知不覺談到了柳枝姑娘。李讓山說柳枝姑娘出生商人之家,日子過的還算殷實,不過父親在出門經(jīng)商時溺水而亡了。柳枝姑娘在李商隱走后,嫁給了一個關東諸侯做妾。
兩人一起感慨萬千。李讓山離開長安回洛陽之際,李商隱送行到戲水驛。李商隱難以抑制對柳枝的愧疚,掏出紙筆,一口氣寫了五首(柳枝詞),并且希望李讓山把它們抄寫在柳枝姑娘的娘家門口墻壁上。
里面有“同時不同類,那復更相思”,有“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全是淡淡的不可得的憂傷。
昨夜星辰昨夜風 ,李商隱一生不得志,應當不會忘記青春年華里,短短出現(xiàn)在生命里的柳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