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在北京的胡同里經(jīng)??梢砸姷劫u爆玉米花兒的小販。他們推著車,上面有爆玉米花兒用的家伙什兒:一個被熏黑了的大鐵罐、手拉式的舊風箱、小鐵爐子、盛著金黃色玉米粒兒的口袋。小販一路風塵,在胡同里找一塊寬敞地兒,支上爐灶,拉起風箱就開始干活了。
只見他把玉米粒兒倒進鐵罐里,一手拉風箱,一手握住鐵罐一端的圓形搖把,不停地搖動,那黑黑的鐵罐像跳搖擺舞,又像只黑蝴蝶上下翻滾。這種轉(zhuǎn)動就讓罐子里的玉米粒兒均勻受熱了。溫度不斷地升高,密封罐內(nèi)的氣壓也隨之升高。他不時地往下面的小鐵爐里加炭,火苗兒噌噌向上躥。胡同里玩耍的孩子們也逐漸都圍攏過來,既饞涎這將出鍋的噴香米花兒,又急切地想看那爆炸瞬間的驚險場面。小販看著罐子上的壓力表到預(yù)定壓力了,從火爐上提起燒得滾燙的鐵罐,把罐頭套在一個又大又長的布袋子里,腳底準確地一踹,罐子頭部的鐵蓋子就被打開了,只聽“砰”的一聲巨響,玉米粒兒一下子崩出來,都進了布袋子里。玉米從高溫高壓的鐵罐中一下子進入常溫常壓,使得玉米粒兒內(nèi)外壓強差急劇變大,瞬間爆開玉米粒兒,即成了爆米花兒。我就特別喜歡圍著看,尤其到最后快爆開時,心里又緊張又期待,覺得他們就像在變魔術(shù),在激動等待的巨響中,黃黃的玉米粒兒變成了又白又大的花朵形狀的爆米花兒,真是太神奇了!周圍的孩子都驚喜不已,用手里早已捏著的幾分錢,可以買回一大碗。裝在大人給備好的口袋里,熱乎乎松軟香甜,真是太好吃了,這成了北京胡同中經(jīng)常上演的一出好戲。那真是“開心搖鐵鼓,得意爆米花。動地轟聲響,飄香四鄰家?!?/p>
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關(guān)于爆玉米花的民間故事。傳說唐朝武則天篡奪了李家王朝的江山,自封為女皇。惹怒了玉皇大帝,便下令龍王三年內(nèi)不準向人間降雨。這樣做首先苦的是老百姓,大地干旱,莊稼枯死,河湖干涸,餓殍遍野。龍王見此景動了善心,違背玉帝旨意而降雨救蒼生。玉皇聞之大怒,將龍王壓在大山下受苦刑,并立碑寫上“龍王降雨犯天規(guī),當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返靈霄閣,金豆開花方可歸。”
老百姓聽說龍王的遭遇,決心搭救他,就四處去找開花的金豆。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大家一籌莫展。到了二月初二,有個眼尖的聰明人,看到集市上老婆婆賣的玉米粒兒,金黃的顏色讓他一下子想到了金豆,如獲至寶,拿回家熱鍋一炒,就崩開成花朵形狀了。玉皇大帝見金豆真開花了,就赦免了龍王,將龍王召回天庭,重掌控制風雨的大權(quán),從此人間風調(diào)雨順,百姓又有豐收年景了。
打這以后,每年二月二,老百姓都爆玉米花吃。邊吃還邊唱:“二月二,龍?zhí)ь^,大囤滿,小倉流?!备心铨埻醵髑椋南M乱荒晡骞蓉S登。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了,但也佐證爆米花在我國的悠久歷史,二月二吃爆米花,也就成了民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