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美人魚的傳說由來已久:妖魅的、恐怖的、優(yōu)美的……
西洋油畫中的海妖塞壬是最恐怖的人魚
核心提示:周星馳的《美人魚》連續(xù)熱映好幾周,票房驚人地超過32億,還熱創(chuàng)北美電影票房紀錄。星爺?shù)拿廊唆~故事依然離奇,依然無厘頭,它講述了單純美好的美人魚珊珊為了保護同族,前往刺殺劉軒阻止填海計劃,但二人在相處中產(chǎn)生了愛意,最終歷經(jīng)萬難終于成就了一段人魚愛情童話。星爺之前解讀起《美人魚》中的愛情是這樣說:“大團圓結局不僅源于我自己內(nèi)心的童話情結,也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最美的歸宿?!逼鋵?,星爺?shù)摹睹廊唆~》形象,沒有脫離自古以來的中西方“人魚傳說”。
從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到迪斯尼的《小美人魚》,再到高橋留美子的《人魚之傷》,巖井俊二的《華萊士人魚》,以及《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死后復活的“魚婦”、蒲松齡小說中的四海鮫人,您知道多少人魚們的詭異、妖魅、美麗和他們對自由的向往呢?
在西方和日本,美人魚的傳說由來久矣。不過說起來,世界上最著名的美人魚,非安徒生筆下的《海的女兒》莫屬。這個1837年首版的童話故事,靈感來自安徒生過去一段失敗的愛情經(jīng)歷,并且受到了小說《亞格捏格》的啟發(fā)。他寫信給伊艾達·伍爾芙,闡述了自己的構思,之后便寫下了這個憂傷的童話。
然而,美人魚的形象并非一開始就如此浪漫感傷。
最妖魅
古希臘塞壬誘惑漁人
北歐神話史詩《伯尼龍根之歌》記載,西方最早的人魚傳說發(fā)生在一千多年前,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的亞述帝國。
相傳,女神愛溚蓋逖絲和一位平凡的牧羊人相愛,生下將來成為亞述傳奇女王的賽米拉米斯之后,愛溚蓋逖絲殺死了牧羊人。因為悔恨,她縱身入湖化為魚兒,然而湖水卻無法淹沒她非凡的美貌。于是,愛溚蓋逖絲變化為人魚——纖腰以上為人形,以下為魚身——雖然最早對愛溚蓋逖絲的描繪是一條有著人類頭顱和雙腿的魚,類似古巴比倫時代的人魚形象。希臘人稱她為德珂朵。
《伯尼龍根之歌》還提到美人魚與人類結婚的故事,很多劇情是這樣的:男子偷走了人魚的帽子或腰帶,或是梳子和鏡子。這樣東西被妥善藏好的時候,人魚會跟他一起生活,一旦被她找到自己的失物,她就會回到海里。
而很多童話中,人魚的上半身是人(多為女性)、下半身是魚的身體為基本的形態(tài)。
人魚多半用來象征不幸的事,如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大部分的文學作品當中,人魚的下場都很凄慘,最后都得不到幸福。雖然今天大家所熟悉的人魚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條尾鰭,但古老的西方繪畫或壁飾上,不少人魚都是兩條尾鰭,也許是因為比較方便畫面的對稱而生。
我們當然看過荷馬史詩《奧德賽》中關于塞壬誘人的故事:海妖塞壬的上半身美得讓人窒息,下半身卻是長滿鱗片的冰冷魚尾,加上她魅惑人心的歌聲,無數(shù)的水手們就被這樣引向不歸路。大英雄奧德修斯航經(jīng)該海域時,他接受女巫的建議,讓船員緊緊塞住耳朵,避免聽到塞壬惑人的歌聲,又將沒有塞住耳朵的自己緊緊綁在船桅上,才免受蠱惑而發(fā)狂。
今天,知名的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的商標形象,據(jù)說就來自塞壬的傳說。有所發(fā)揮的是,星巴克的人魚有兩條尾巴,這是一種被稱為“裂尾人魚”的人魚品種。這一珍稀品種出現(xiàn)在中世紀的時候,很多教堂喜歡用這種形象裝飾柱頭。
丹麥雕塑《海的女兒》
最恐懼
日本磯姬的尖牙裂嘴
宗白華先生的《歐洲現(xiàn)代派畫論》寫道,日本人對于人魚形象的確立,大約是在江戶時代從西方傳來的。主要是依據(jù)安徒生童話著名的“人魚公主”故事中的描述,使后人對于人魚的長相有了明確的印象。大致來說,人們相信人魚是住在海里的一種半人半魚的傳說生物,但是沒有人能斷定究竟看到了什么,因此與其說人魚,長得像童話中描述那么漂亮,還不如說是把它當作妖怪來看待。
日本13世紀的《古今著聞集》里寫道,有一種類似人魚的妖怪,叫做磯姬,下半身為魚形,很像人魚,臉部卻有很大的不同??诹验_至耳朵,有尖銳的牙,而且頭上長著二支像鹿角的東西,是相當可怕的海妖。藏匿在狂風巨浪的海岸邊,一有人靠近,就乘浪襲擊,將人的身體從頭開始扭轉。磯姬是身長約二十至三十米多的妖怪,所以一旦被她狙擊后,無論是多么有力道的男人都招架不住。
此外,在江戶時代末期,西洋的人魚像輸入日本,研究荷蘭的日本學者大槻玄澤所寫《六物新志》(1786年)附了人魚的圖片,上半身是人類的模樣,長得如美麗的婦人之姿,下半身是魚的形狀,覆有鱗片和魚尾,人魚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終于在此確立,這本書中也記載了人魚骨,可以入藥是貴重的珍品。還有傳出有人發(fā)現(xiàn)人魚木乃伊,足見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相信人魚是實存的動物。
日本最有名的美人魚電影是《我愛美人魚》,該片拍攝于1993年,是由酒井法子主演的一部臺灣電視劇,講的是美人魚美美救了男主角,并對他一見鐘情,在婆婆的幫助下,變成人類,然后上岸找他,裝成他的同學住在他家,男主角后來知道她是人魚一起和她去海邊摘海草來吃。后來,男主角最后救了美人魚。
最優(yōu)美
歐洲人魚雕像成“城徽”
美國神話學家戴維·李明所著《歐洲神話的世界》認為,全球最有名的兩座人魚雕像,一在丹麥,一在波蘭。丹麥美人魚是根據(jù)《海的女兒》所塑,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她位于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已經(jīng)是丹麥的象征。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閑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
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里,“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她擁有天使般美麗的容貌和夜鶯般動聽的歌喉。按照海底皇宮的規(guī)矩,“美人魚”們只有到了15歲,才有機會浮出海面,看看人類的世界。美麗的“小美人魚”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讓人傷心的是,這座全世界著名的美人魚雕塑,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后三次莫名其妙遭受被“砍頭”“斷臂”的磨難,其中1998年美人魚的腦袋再次被“砍”之后不久即被找回。
在波蘭首都華沙維斯瓦河西岸,矗立著一座人身魚尾的青銅雕塑,這就是英雄城華沙的象征——華沙美人魚。
傳說在波羅的海的維斯瓦河有一條美人魚。當時,有個名叫華爾的男青年和一個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結伴,順流乘舟來到現(xiàn)在的波蘭首都華沙開拓家園,河中的美人魚是他們的見證人和庇護者。這里逐漸發(fā)展成一座城市,后人為了紀念他們,便把他倆人的名字合稱“華沙”作為該城的名稱;同時,把美人魚形象作為華沙的城徽。
更多精彩:《凱風智見:兩大“影帝”飚戲成就清代滿蒙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