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控”到底“控”的啥?
提起抹茶拿鐵、抹茶蛋糕、抹茶冰淇凌,幾乎無人不曉,甚至傲稱自己是“抹茶控”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抹茶”可并不僅僅是一種輔佐甜點的“口味”,也并不只是充滿日系色彩的茶飲。抹茶的緣起,在唐宋時期的中國。正是那千年以前盛行的飲茶方式——點茶——造就了抹茶的存在。
點茶?什么鬼?
點茶也稱分茶,始于晚唐,興盛于宋。文人士大夫等貴族階層無不為之著迷,連徽宗皇帝也揮筆寫下關于點茶的論著——《大觀茶論》。北宋時,點茶的形式由日本僧人帶回日本,并在日本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飲茶儀式——即日本茶道。而最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原本始于中國的飲茶方式,卻隨著宋朝的滅亡在中國本土銷聲匿跡了。
What Can We Do?
如今,我們試圖將日本茶道中的形式與中國古籍為我們留下的諸多描述相結(jié)合,整理歸納,以“點茶體驗課”的形式,將這美好的飲茶方式帶回故土。
授課老師:劉宇,獨立學者。曾工作于北京孔廟,負責策劃、指導傳統(tǒng)文化活動。專于研究中國傳統(tǒng)服飾、傳統(tǒng)禮儀。諳熟各種傳統(tǒng)紋飾、工藝。目前致力于宋代飲茶方式的研究與復原,以授課的形式在各地傳播。
在他的點茶課中,包含了飲茶的歷史與發(fā)展,點茶的器具和技法。參與者不但能更進一步了解傳統(tǒng)的中國茶,也能效仿宋人,閑時,倦時,為自己點一碗茶,養(yǎng)一份雅趣,拾起千年前的中國飲茶方式。
更多精彩:《凱風智見:兩大“影帝”飚戲成就清代滿蒙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