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家宗白華在《美學漫步》中指出:“芙蓉出水”和”錯采鏤金”代表了中國美學史上兩種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這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現(xiàn)在詩歌、繪畫、工藝美術(shù)等各個方面。錯采鏤金屬于人工雕琢的美;芙蓉出水屬于天生麗質(zhì)的美。楚國的圖案、楚辭、漢賦、六朝駢文、顏延之詩、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繡和京劇的舞臺服裝,這是一種“鏤金錯采、雕繢滿眼”的美。漢代的銅器陶器,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這是“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的美。以此類推,傳統(tǒng)的百寶嵌作品屬于鏤金錯采之美。
百寶嵌是明清時期木器和大漆制品上的一種高檔裝飾工藝。它以珊瑚、玉石、水晶、瑪瑙、象牙、犀角、螺鈿、珍珠、珍貴木材和金銀等材料嵌入木器和漆器上,形成花卉翎毛、人物山水等裝飾圖案,用不同質(zhì)感和色彩的材料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令器物煥發(fā)華麗的風采,創(chuàng)造更多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愉悅。同時珠玉寶石之薈萃也彰顯使用者的雍容華貴的生活品質(zhì)。
細致地說,百寶嵌材料和工藝為三類:珠玉寶石類材料,以砣具和金剛砂切磨;竹木牙角類材料,以刀具雕刻;金銀類材料,需鑄造、鏨刻。
在制作上,除構(gòu)圖和工藝外,百寶嵌的材料調(diào)配、色彩協(xié)調(diào)對比也是考驗制造者的審美的關(guān)鍵。
晚明嘉靖年人周柱,因擅長百寶嵌,成為一代名家,其作品稱為“周制”,所以周制在明清時期也成為百寶嵌的代名詞。
晚明領(lǐng)袖文壇20年的王世貞(1526年~1590年)在《觚不觚錄》中說:
今吾吳中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銀,趙良璧之治錫,馬勛治扇,周治治商(鑲)嵌,及歙呂愛山治金,王小溪治瑪瑙,皆比常價再倍。而其人至有與縉紳坐者。近聞此好流入宮掖,其勢尚未已也。
晚明由于良匠高手技藝在社會上備受推崇,像文壇盟主王世貞對他們也垂青有加,其文中表露了這樣的幾個要素;一是吳中地區(qū),周治之鑲嵌工藝與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角齊名,而且“皆比常價再倍”,是正常價的兩倍。更重要的是,這些匠人社會地位很高,有的可以與縉紳士大夫在一起同起同坐。他們的上佳作品“流入宮掖”,被進貢到朝廷。
史稱《觚不觚錄》“自序謂傷觚之不復(fù)舊觚,蓋感一代風氣之升降也。雖多紀世故,頗涉瑣屑,而朝野軼聞,往往可資考據(jù)?!薄吧w世貞弱冠入仕,晚成是書,閱歷既深,見聞皆確,非他人之稗販耳食者可比,故所敘錄,有足備史家甄擇者焉?!笨梢娡跏镭懼摽尚哦容^大。
明末清初的張岱(1597—1679)《陶庵夢憶》云:
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鑲,趙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銀,馬勛、荷葉李之治扇,張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
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藝之能事。至其厚薄深淺,濃淡疏密,適與后世賞鑒家之心力、目力針芥相投,是豈工匠之所能辦乎?
蓋技也而進乎道矣。
明清之交的張岱是一個縱欲玩世、豪奢享樂的紈绔子弟,但又是一時之文杰,他也看重“周柱之治嵌鑲”,而且自問自答,這難道是工匠能做到的嗎?當技藝達到巔峰后,就觸及規(guī)律之“道”。
從文壇盟主王世貞“其人至有與縉紳坐者”,到大世家子、大名士張岱的“蓋技也而進乎道矣?!?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一定程度上顛覆了舊的社會階層觀念,也可以感到,當時的文人對于能工巧匠的敬重之情。其目光、境界可能要超越今天的文化人。
清初王士禎之《分甘余話·卷二·奇技淫巧》載:
康熙乙丑,余奉使南海,見六榕寺(在今廣州市)一立佛像,皆以珠玉、珊瑚、瑪瑙、琥珀、蜜蠟、車渠諸寶莊嚴之,已為希有。頃聞京師鬻一紫檀坐椅,制度精絕,亦以珠玉等諸寶為飾。一方伯之子欲以百二十金購之,德州李庶常文眾力阻之,乃已,此真所謂奇技淫巧者也。
康熙乙丑年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文中所云百寶嵌之紫檀座椅未說明是一般扶手椅還是大型之寶座,欲賣“百二十金”,即一百二十兩白銀,這在當時是相當高昂的的數(shù)字。當年,紫檀家具已有極高的價格。王士禎是清初杰出學者、文學家,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其詩清新蘊藉,推崇“自然”、“含蓄”之說,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作詩要訣,。所以他對屬于鏤金錯采之美的百寶嵌還是存在成見,將工藝復(fù)雜、寶石鋪張視為奇技淫巧。不過,由此可見“百二十金”之價格的可信度。
一百二十兩白銀,是一個什么數(shù)字呢?清初朱彝尊《曝書亭集》載:
萬歷器索金數(shù)兩,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雞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
清初的朱彝尊說,在當時,萬歷的瓷器,要價為數(shù)兩白銀,宣德、成化的瓷器是其五倍,“蓰”為五倍?!半u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古代二十兩為一鎰,五鎰為百兩。這段文字說明,一只成化斗彩雞缸杯當時的價格基本是一百兩銀子。那么“一方伯之子欲以百二十金購之”的百寶嵌之紫檀座椅,價格是高于成化斗彩雞缸杯的。
清代吳騫(1733—1813)大為乾隆、嘉慶年人,其《尖陽叢筆》日:
明世宗時,有周柱善鑲嵌奩匣之類,精妙絕倫,時稱周嵌。常為嚴氏所養(yǎng),嚴敗被籍,諸器皆入內(nèi)府,故人間流傳絕少。
吳騫所言,周柱為嘉靖年大權(quán)臣嚴嵩家所養(yǎng)。此條史料內(nèi)容殊奇,前所未聞。又由于《尖陽叢筆》為清嘉慶年間著作,去明代嘉靖年遠矣。周柱為嚴嵩家所養(yǎng)一說孤證難立。而且,明嘉靖《天水冰山錄》中,查抄嚴嵩父子家產(chǎn)清單中,記有嵌螺鈿大理石床、堆漆螺鈿描金床、嵌螺鈿梳背藤床等,未見百寶嵌家具。
但是,“周柱善鑲嵌奩匣”一語卻準確表明了女子梳妝的奩匣等小件是百寶嵌的重要載體。奩匣為梳妝匣,為嫁妝中必備。這和我們看到的一些清早期、清中期的(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百寶嵌實物幾乎沒有明代制品)百寶嵌匣、盒、箱是吻合的。許多匣盒的百寶嵌圖案基本上是喜從天降(喜鵲登梅)紋、榴開百子(求子)紋、百子圖。含有祝賀新婚、祈求得子之意??梢钥隙?,清早期的百寶嵌工藝品多是富有家庭在婚嫁時使用的。
實例如黃花梨百子圖官皮箱(圖1)上多組百寶嵌圖案以象牙和各色寶石鑲嵌而成。蓋頂圖案以石榴紋為主,取榴開百子意,求嗣之意不言而喻。另有喜鵲紋,取喜從天降意。箱門為百子圖,為祈子愿望又一次表達。整體圖案表達多子多福觀念。百子紋與新婚志喜、祈子祝愿的關(guān)系密切相關(guān),表達了男女成婚時最重要的期望,是婚嫁用具上約定俗成的常用視覺符號。
圖1 清早期黃花梨百子圖官皮箱
長36 厘米寬26 厘米高36 厘米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
清早期、清中期,不僅是匣、盒、箱上有祝賀新婚、祈求得子的百寶嵌圖案,家具、文具上也有此類紋飾。
實例如黃花梨嵌螺鈿喜鵲石榴紋南官帽椅(圖2) 整體造型和細節(jié)制作均十分完美,無可挑剔。尤其吸引人們視線的是靠背板上的百寶嵌喜鵲石榴紋,寓意“喜從天降”和“榴開百子”。
圖2 明末清初黃花梨百寶嵌喜鵲石榴紋南官帽椅
長61.5 厘米寬44 厘米高121 厘米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藏)
紫檀百寶嵌喜鵲登梅紋筆筒(圖3)上,以象牙、螺鈿等鑲嵌出喜鵲登梅紋,喜慶寓意明確。制作上,構(gòu)圖和色彩極其考究。
圖3 清中期紫檀百寶嵌喜鵲登梅紋筆筒
清代錢泳(1759—1844)在《履園叢話》中云:
周制之法,惟揚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創(chuàng)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銀、寶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車渠、青金、綠松、螺鈿、象牙、蜜蠟、沉香為之,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風、桌、椅、窗槅、書架,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真古來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國琛、盧映之輩,精于此技。今映之孫葵生亦能立。
錢泳為清嘉慶道光年間人,熟悉的是“乾隆中有王國琛、盧映之輩,精于此技。今映之孫葵生亦能立?!彼f“大而屏風、桌、椅、窗槅、書架”、“嵌于檀、梨、漆器之上”的情景應(yīng)多是清中期以后的事了。
至乾隆之時,百寶嵌工藝已臻成熟,富麗堂皇,輝煌一時。大清乾隆時期,是一個在家具裝飾上玩出萬般花樣的年代。它極盡雕飾,鋪陳淫靡。但在林林總總的紋飾中,最豪奢華麗、鶴立雞群的依然是百寶嵌。
民間之精品必然供奉皇宮內(nèi)苑,百寶嵌在亦不例外。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大量大器型百寶嵌家具,代表著百寶嵌的鼎盛之作。其巧匠妙手施作實例極多,可見于故宮出版社相關(guān)圖書。這里僅舉兩例,紫檀百寶嵌寶座(圖4)、紫檀百寶嵌大圍屏(圖5),可見其精美卓然。
圖4清乾隆紫檀百寶嵌寶座(故宮博物院藏)
圖5清乾隆紫檀百寶嵌大圍屏(故宮博物院藏)
嘉慶皇帝為人簡樸,但亦喜用百寶嵌器物,錢泳《履園叢話-叢話十二》道:
嘉慶十九年,圓明園新構(gòu)竹園一所,上夏日納涼處。其年八月,有旨命兩淮鹽政承辦紫檀裝修大小二百余件,其花樣曰榴開百子,曰萬代長春,曰芝仙祝壽。二十二年十二月,圓明園接秀山房落成,又有旨命兩淮鹽政承辦紫檀窗欞二百余扇,鳩工一千余人,其窗皆高九尺二寸,又多寶架三座,高一丈二尺,地罩三座,高一丈二尺,俱用周制,其花樣又有曰萬壽長春,曰九秋同慶,曰福增貴子,曰壽獻蘭孫,諸名色皆上(嘉慶皇帝)所親頒。
以上史料稱為周柱的名匠,也被稱為周翥、周制,均指一人。今天我們所見的百寶嵌遺物,一般稱為周制風格。器底有字款者,多為嵌銀絲“吳門周柱”,而未見“周翥”。當然此類“吳門周柱”亦多為他人假托。明晚期,個人品牌風尚初立,但轉(zhuǎn)瞬間,名號便被全行業(yè)共享。最后,發(fā)展到你名周治、周柱,我稱周翥,彼時言生在蘇州,此時號產(chǎn)自揚州。社會沒有個人的權(quán)利,必然形成明清時期的品牌特色。
清代謝堃(1784—1844)《金玉瑣碎》:說:
周翥以漆制屏、柜、幾、案,純用八寶鑲嵌。人物花鳥,亦頗精致。愚賈利其珊瑚寶石,亦皆挖真補假,遂成棄物。與雕漆同聲一嘆。余兒時猶及見其全美者。
謝堃與錢泳同為嘉慶道光年人,從《金玉瑣碎》這條史料中可以看到,繁華過后的末世之態(tài),巔峰之后,遂有淪亡?!坝拶Z利其珊瑚寶石,亦皆挖真補假,遂成棄物?!碑敃r,一些愚劣的古玩商把百寶嵌家具上的珊瑚、寶石等物挖下牟利,再補上假品,舊日全美者遂成廢物。
晚清以后,國勢日趨衰落,百寶嵌工藝日益式微。十年動亂后,此技藝幾臨斷絕。
潮起潮落,百寶嵌工藝經(jīng)過歷史的斷層,今天又開始復(fù)興于仿古家具領(lǐng)域。近年來,南北方少數(shù)追求高端傳統(tǒng)工藝的廠家,潛心于百寶嵌之技法,遙承先輩哲匠之巧思,在瀕于失傳之境中,恢復(fù)了四百年的文化和技藝文脈。實例如紫檀百寶嵌花鳥紋羅漢床(圖6)、紅酸枝百寶嵌花鳥紋四出頭官帽椅(圖7)。代表一個民族長久的價值觀念、審美風尚的藝術(shù)臻品生命之樹常青。
圖6當代紫檀百寶嵌花鳥紋羅漢床
圖7當代紫檀百寶嵌四出頭官帽椅
古往今來,百寶嵌代表著最多貴重工藝品材質(zhì)、最復(fù)雜的工藝的成套使用。它基本與財富盛世相伴隨,盛衰與共。這是為何呢?
經(jīng)濟發(fā)展、市場活耀以后,高品質(zhì)的奢侈品必然接踵而來。理解作品奢侈度往往是從產(chǎn)品品質(zhì)角度進行的。百寶嵌財力耗費、視覺炫目,無疑是古今通用的超級奢侈品。此類奢侈品不僅僅具有物質(zhì)使用功能和感官享受功能,而且更多的是富貴階層以此顯示自己的地位身份。
以消費理論看,當一種商品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身份、地位、階層等的象征,具有彰顯社會等級和進行社會區(qū)分的功能時,就有了一種特殊的商品符號價值。消費與某種社會地位、名望、榮譽相聯(lián)系時,就是符號消費。符號消費中,人們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義上的使用價值,商品再也不是簡單的物品,而是一連串附加的象征性、文化性。隱含其中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更為重要。它是一系列的價值符號,因此,這樣的藝術(shù)品具有了社會意義和文化生命。
經(jīng)濟學家認為,奢侈品是價值與品質(zhì)關(guān)系比值最高的產(chǎn)品,又是無形價值與有形價值關(guān)系比值最高的產(chǎn)品。其無形價值已遠遠大于其使用價值了。所謂的無形價值即奢侈品的密碼,就是其蘊涵的富貴文化。奢侈性活動中,耗資巨大、炫耀性強烈的商品永遠是占有大量社會財富的少數(shù)精英人群的專屬用品。
奢侈品還代表一種高品質(zhì)的生活方式。注重物質(zhì)體驗和感官享受是人之天性,這些構(gòu)成了人類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人類文化也具有追求高品質(zhì)藝術(shù)品、享受有審美價值產(chǎn)品的特性。消費高端工藝品是人生的生活樂趣和目標。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