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jié),天氣忽然變得非常寒冷,好在午后的陽光柔和溫暖,靜悄悄地灑落在身上,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沏一杯熱茶,捧一本好書,在窗下沐浴著暖陽,更享受一份安然和恬淡。
冬日的陽光仿佛被分割成絲絲縷縷,空氣中還有一種慵懶的味道,似乎在提示人們不要太辛苦,而要細水長流、安步當車。
北宋詩人王安石有一次奔波于羈旅途中,心情焦躁,忽然一縷陽光拂照臉龐,讓他思念起遠方的家人,于是便賦詩抒懷。下面介紹王安石贊美冬日暖陽,抒寫了一首七律,清新質樸,愉悅中略帶憂傷。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北宋:王安石
淺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參天陰翳長。
幽鳥不見但聞語,小梅欲空猶有香。
長年無可自娛戲,遠游雖好更悲傷。
安得冬風一吹汝,手把詩書來我旁。
衢州在浙江境內,與福建、江西非??拷?。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平甫(即王安國)是他的胞弟。詩人進士及第后,曾在浙江鄞縣擔任縣令,他有一次回鄉(xiāng)探親歸來,行走在衢州道中,感受到怡人的暖陽,于是便寫詩寄給弟弟,表達兄弟之間的思念之情。
詩人一路跋涉,正感到羈旅疲乏,忽然看見前面有一條青碧的小溪,于是便慢下腳步,來到溪邊欣賞冬日的風景。陽光柔和地照耀到一灣淺溪,顯得光彩明亮;溪邊野生的林木高聳入云,也遮住了很多光線。
作者觀察細致,用“炯碎”二字,描繪了光影細碎,次句又補充交代了原因,主要是由于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同時“野林”二字,也介紹了周邊的景物特點,委婉地表達出孤寂的氛圍。
接下來就繼續(xù)詳細地展現(xiàn)野林中的景物,頷聯(lián)著重從聽覺和嗅覺兩方面進行描寫,不見其物、但聞鳥語,梅花枯萎、花香濃郁。
“但、猶”二字,形成了轉折,鳥兒好像特地前來歡迎,梅花也似乎在苦苦等待著詩人的到來,詩人雖然在此人地兩生,卻感到了一種關懷。
詩人干脆停下腳步,找了一個地方休息,慢慢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并享受著這難得的晴暖陽光。不過詩人畢竟是朝廷官員,即使他當時人微言輕,卻依然時刻關心國家大事。于是坐了一會,詩人又開始浮想聯(lián)翩。
頸聯(lián)抒寫了詩人的感觸,作者經(jīng)常在外遠游,沿途雖有美景相伴,卻經(jīng)常無人作陪,也沒有心情自娛自樂,更不能消除心中的煩憂和悲愁。其實詩人完全可以每天開心,可是作為儒家弟子,他總是以天下為己任,不愿碌碌無為,也就必然會勞心勞力。
結尾將思緒拉回,抒寫了對家人的思念,既照應詩的題目,又極富想象力,“安得冬風一吹汝,手把詩書來我旁。” 作者用問句表達自己對故園的不舍,可是他又無法放下自己的工作,于是希望弟弟有機會來到身邊再次團聚。
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但人生的各種經(jīng)歷和感受卻仿佛是添加劑,讓本來純凈的水中又充滿酸甜苦辣,更顯得五顏六色。有人迷失其中,有人卻出淤泥而不染。王安石從小就有非凡抱負,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意志堅定,所以經(jīng)過一番磨煉,他終于如一棵參天大樹,讓人只能仰視。
王安石的這首七律語言質樸,不見雕琢和典故,作者贊美冬日暖陽,又由此想起家人,敘議結合,遠近交替,并充分調動了人們的視覺、聽覺和嗅覺等感官,頗有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
暖陽拂照清溪、日光影長炯碎,林中幽鳥歡鳴、溪旁寒梅飄香,一切都顯得那么和諧自然,詩人內心愜意舒暢??墒且驗闊o人陪伴,“遠游雖好更悲傷”,即使有明媚的陽光,也無法照進自己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