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開花的季節(jié),賞花人的心結。就算桃花再艷,也有看著它暗自傷神的人,就像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梅花盛開于寒冷的冬雪中,依舊少不了贊美它的詩,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桃花紅,梨花白。春花、冬雪、秋月、夏雨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情?;ㄩ_花落年年相似,茫茫人海唯心不變。
花開誰情起,花落誰傷神?讀一讀這些關于花的詩詞,看看作者的內(nèi)心。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詠梅之作,作者托物言志,抒發(fā)了自己孤高的人生情懷。
上篇寫梅花的遭遇。潔白的梅花寂寞地盛開在驛亭之外的斷橋旁邊,無人來賞。而詞人的處境正如這梅花一般,空懷報國熱情,空有濟世之策,卻無人賞識他?!凹拍_無主”一句,作者已經(jīng)將自己的感情,傾注與客觀事物之中了。
凄涼的黃昏已經(jīng)夠叫人發(fā)愁的,再加上一番風雨,更顯冷落凄涼。詞人屢遭排擠,閑置家中,境況也如這黃昏中的梅花一般凄涼。前三句將梅花的處境寫得很艱難,“更著風和雨”姜黃景的惡劣推向了極處,至此感情渲染已達到高潮。盡管如此,梅花還是“開”了,悄然綻放,倔強而頑強。
下片托物言志。詞人不愿與他人苦苦爭奪名利,任由百花嫉妒。即使如梅花一般凋落,成泥成塵,也依舊保持著一脈清香。表明詞人不愿同流合污,無論處于一種什么境況之中,依舊堅持自己高潔的品格。末句為全篇警句,常為后人所稱道。
鷓鴣天
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這是一首懷鄉(xiāng)詞,是詞人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人將寫景、敘事、懷古結合起來,抒發(fā)了濃濃的鄉(xiāng)愁。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此詞開頭兩句寫秋景,寒日蕭蕭,梧桐染霜,一片凄冷。“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酒闌”是飲酒結束的時候?!皥F茶”即茶餅。因為滿懷愁緒,所以借酒消愁。這一飲酒不知消停,喝得大醉,因而要以茶解酒。大醉后便到頭睡去,夢醒后聞到陣陣濃香,非常宜人。這里詞人以樂寫哀,品茶之喜,嗅香之樂,不過是故作歡喜,期盼能消解內(nèi)心愁苦。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仲宣”即王璨,寫有著名的《登樓賦》,抒發(fā)壯志未酬,懷鄉(xiāng)思歸的抑郁。“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歸家即是空想,不如對著尊重美酒,隨意痛飲,不要辜負了東籬黃菊盛開的大好秋光,這里詞人故作超脫語,自我寬解,其中隱含無限愁苦。
眼兒媚
左譽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桿。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這首詞在抒發(fā)懷人情思。
上片寫景?!皹巧宵S昏杏花寒,斜月小欄桿”,開篇兩句點名時間、地點。黃昏時候,詞人獨自登樓,看到杏花在寒冷的氣候里開放。時間一點點過去,太陽的余暉漸漸退去,月亮隨之升起,悠悠的月光照著小樓的欄桿。“杏花寒”是早春的景象?!耙浑p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鳥,春秋季節(jié)南北遷徙,它也象征著漂泊無定所的旅人,象征著遠人的音信,因此它們常會引發(fā)人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而那報時辰的號角聲,斷斷續(xù)續(xù)的殘留著,更添詞人心中的凄涼。
下篇抒發(fā)對愛人的懷念?!熬_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情到深處的詞人想念起遠方的愛人來,他想象著愛人身臨小窗迎風眺望愿人的歸來,而時間一點點過去,未望見遠人,卻換來行行淚珠。也應似舊”,接著詞人將想相遇當初離別時的場景聯(lián)系起來,臨床流淚的她眉眼就如“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一般。
“盈盈秋水”是說她雙目淚水盈盈,脈脈含情;而“淡淡春山”則是形容她的眉。但又不知是形容她的眉眼,還勾勒出兩人離別時的背景,情韻悠長。
采桑子
納蘭性德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這首小令中,納蘭淡淡地寫出了傷春自憐的哀傷。表面上看是一首傷春之作:桃花并非無情的死去,在春殘之際,艷麗的桃花被東風吹落,飛入窗欞,伴隨著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有誰來憐惜我這日漸消瘦的身影,為春殘而懊惱。雖然桃花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冷清處卻顯得更加濃重。
寫這首詞時是納蘭錯過了殿試,本是躊躇滿志的他,只能躺在病榻,看著飄零的桃花,與殘春一起度過。
花開花落自有時,但落花總是讓人不甘心的。一陣東風將桃花吹進了納蘭的小窗,為這個陷入煩悶的才子,聊以慰藉。
為了一個季節(jié)的逝去,為了一片桃花的凋零,甚至是為了一陣風、一場雨而傷感,這就是納蘭詞中一貫表達的情緒。這個優(yōu)雅的公子,用他一顆敏感多情的心,時刻在感受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但是命運捉弄,這么重要的機會白白錯過,納蘭的心情可想而知。但上蒼又在眷顧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他病好以后,翌年就遇到了紅顏知己—盧氏。
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奇妙之處吧!
一叢花
詠并蒂蓮
納蘭性德
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藕絲風送凌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一種情深,十分辛苦,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zhuǎn)生香,明月小銀塘。桃根桃葉終相守,伴殷勤、雙宿鴛鴦。菰米漂殘,沉云乍黑,同夢寄瀟湘。
在納蘭的筆下,并蒂蓮更顯得超凡脫俗。他們就好像是兩個相對而視,脈脈含情的人剛跳過舞,此時有些歪斜地相互依靠,站在那里。將并蒂蓮擬人化,而且還將它們形容為舞者,可見納蘭的詞的確有與人不同之處。
“藕絲風送凌波去,又低頭、軟語商量?!耙廊皇菙M人的寫法,將并蒂蓮描寫得如同高貴典雅的仙子一般,在微風的吹拂下,她們似乎在切切竊竊私語,聊著小女兒的心事。令人看到后,心神蕩漾。
詠物詞,歲寫物,實則寫情。這首詞看似寫并蒂蓮的芬芳美麗,實則是納蘭要通過并蒂蓮,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憂傷和思念。最后一句流露心聲:“一種情深,十分辛苦,脈脈背斜陽?!?
深情之人自然辛苦,這點納蘭深有體會。借著并蒂蓮的柔情相守,寫出自己的苦悶心情。
這首詞格調(diào)雖然不算高,但它以詠物抒發(fā)深情,詠物之間而情則愈濃,讀來令人回味無窮,藝術手法上也不乏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