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結束后,全體演員與觀眾合影。張鑫媚 攝
東南網(wǎng)8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李超)7日,梨園戲上路流派傳統(tǒng)劇目《朱買臣》在泉州開始進行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的拍攝錄制。6日晚,由老藝人吳幼清和1977級梨園戲傳承人曾靜萍、林蒼曉、李輝逸等領銜,《朱買臣》進行了錄制前的預熱演出,吸引大量戲迷到泉州追戲。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由中宣部、文旅部于2019年啟動,是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之一,該工程通過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為現(xiàn)代人和后人留下完美的藝術記錄。梨園戲是我省首個列入該工程的劇種,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曾靜萍是我省首位列入該工程的代表性演員。
去年1月,梨園戲首個列入“像音像”工程的劇目《呂蒙正》攝制完成,《朱買臣》是梨園戲列入該工程的第二個劇目。該劇是梨園戲上路流派“十八棚頭”劇目之一,也是梨園戲上路流派嘴白老戲的杰出經(jīng)典,風格古樸風趣,生動詼諧,保存了許多閩南古諺語,觀眾常被逗得捧腹大笑。該劇的“大團圓”結局迥異于其他劇種“馬前潑水拒妻”的結局,在戲曲界獨樹一幟。
2016年,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對《朱買臣》進行復排,嚴格遵循老藝人口述殘本內(nèi)容,并請出1956、1957級老藝人吳幼清、王勝利、蔡清平傳授,1977級梨園戲傳承人曾靜萍、林蒼曉、李輝逸傾情主演。作為梨園戲傳承譜系內(nèi)的中堅力量,三位演員不僅從前輩手中將《朱買臣》一劇繼承下來,更本著“人教我,我教人”的精神,將該劇傳授給1985、1997和2007級的青年演員,使得該劇的青年版也能夠以較為理想的狀態(tài)呈現(xiàn)于舞臺之上,可謂五代梨園人共同堅守,薪火相承。通過本次錄制,今人后世可一同領略宋元南戲劇目古樸珍稀的藝術風貌。